毛泽东曾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进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上述言论最早发表于
| A.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后 | B.国民革命失败后 |
| C.抗日战争期间 | D.解放战争时期 |
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后美国时代》(2008年)的文章称: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第一次是15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A.15世纪结束了基督教对西方世界的精神统治 |
| B.以工业革命为起点,欧洲世界开始崛起 |
| C.在第三次转变中美国失去了世界大国的地位 |
| D.欧盟、日本、俄罗斯、东亚国家等力量推动了第三次转变 |
下图是1948年、1962年美国与西欧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黄金所占份额的柱状图,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实力下降 |
| B.“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
| C.一体化进程推动了欧洲经济发展 |
|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
1947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支持成立一个在联合国范围内的欧洲联合国”,美国还通过“欧洲统一美国委员会”的组织,支持欧洲联邦主义;丘吉尔号召建立“欧洲合众国”,却将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定位为“我们与他们在一起,但不属于他们之中”,要充当欧洲一体化的“朋友和监护人”。材料表明英美在欧洲联合上的主要分歧表现在( )
| A.对马歇尔计划的落实问题 |
| B.英美战时特殊关系维持问题 |
| C.两国在欧洲联合中的地位问题 |
| D.两国对战败德国处置态度问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摩根索曾向美国参议院指出,美国要建立一种世界体系,以便让“企业家们可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战争结束后,这一建议体现为( )
| A.冷战秩序的建立 |
|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 |
| C.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
| D.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
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材料反映了( )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趋向崩溃 |
| B.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的困境 |
| C.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 |
| D.世界货币体系内部的欧美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