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十八届四中全会是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把“法治中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材料二:今年12月4日是首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14个全国法制宣传日 。2014年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1)我国实施什么治国方略,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什么?为什么?
(3)法制宣传日为什么要“弘扬宪法精神”?(6分,至少答3点)
(4)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为迎接12月4日宪法日的到来,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厉行法治的要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2012年9月25日,全国各地群众来到位于河北易县的狼牙山,登上了五勇士纪念塔,追忆他们的悲壮之举,纪念狼牙山五勇士壮举71周年,重温五勇士为掩护群众阻击日寇英勇杀敌、斗智斗勇、纵身跳崖的战斗经历,感受其所承载的民族精神。
材料二 2012年6月,“神州九号”发射成功。从“神州一号”到“神州九号”,我们感受到了航天人身上的伟大民族精神。
(1)从材料一中的“狼牙山五勇士”到材料二中的“航天人”,我们无不感受到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力量,请问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4分)
(2)由以上两则材料我们能感受到民族精神在我国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重要作用?
(3)请谈谈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承担责任就会付出代价,所以多做事不如少做事,少做事不如不做事。”这种观点对吗?
为什么?

为了解我国资源状况,三年(6)班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一次调查。通过查阅图书和网上搜索,他们获取了如下资料:

资源类别
淡水
森林
人均占有量
世界平均水平的24%
世界平均水平的23%
利用情况
我国城市卫生间马桶水箱漏水每年达到上亿立方米;我国生产每千克粮食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3倍
我国每年仅生产一次性筷子就要砍伐2500万棵大树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2)为了解决材料中的问题,我国实施了什么战略?该战略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4分)

小明是《校园之声》栏目组的新闻撰稿人,今年以来他在采集新闻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惑,请你帮一帮小明。
困惑一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负面影响。国内一些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利用科技创新和发展的成果造假,技术越进步造假手段也越多,水平也越高,使“瘦肉精”、“膨大剂”、“三聚氰胺”等各种有毒食品事件层出不穷。
(1)从生产经营者的角度,谈谈造成“各种有毒食品事件层出不穷”的原因。
(2)有人说,都是科技进步惹的祸。作为现代科技的应用者,我们应该如何发挥科技在社会进步中的正能量?
困惑二在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一则寻人的爱心信息(见下图)在QQ群及微信中被疯狂转发。然而,经证实,该信息中的电话一旦拨打,就会产生高额话费。骗子行径引发网友的愤怒。

(3)你如何看待这种社会现象?

材料一: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正南花园小区内3个小朋友在楼下玩耍,扶起一位摔倒老人后,却没想到遭遇一场被索赔的持久风波。近日,警方公布此事件调查处理情况,认定老太太蒋某是谎称自己被撞到,并认定蒋氏母子行为属于敲诈勒索,对蒋某实施行政拘留7日,对其子龚某某行拘10日,并处罚款500元。
材料二:“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个本该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拷问着我们每个人的灵魂。对于不敢扶的原因,有些民众担心做善事反被诬陷讹诈,而由于自己法律知识欠缺,又没有精力处理,被讹诈后只好选择一赔了事;也有些民众认为我国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担心“见义勇为”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材料一体现了依法治国基本要求中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
⑵请你运用《与诚信同行》的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一中老太太蒋某的行为。
⑶请你围绕《做守法公民》的相关知识,针对材料二中部分民众的担心,写出解决问题的两点期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