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文化]
材料一: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规划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分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等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材料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即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
材料三:教育部要求,在各学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将教育内容体现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中去;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外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党和政府为什么如此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2)结合材料二三,请你就如何在校园开展“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提出合理建议?
小陈因为母亲不幸去世,内心受到极大打击。从此,她性格变得十分孤僻,成绩也迅速下降。同班的几位同学见了心里非常着急,于是开始主动接近她,为她补课,并悄悄打听她的生日,一起搞了一次“秘密行动”。在小陈生日那天,当黑板上出现“生日快乐”这几个字时,她的心一下子温暖了,她和大家一起唱起生日快乐歌。从此以后,小陈又重新振作起来了。
(1)小陈重新振作起来的原因是什么?
(2)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友情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的,每天都要与老师交往,所以我们要重视师生关系,但有时也会与老师发生误会。
(1)请谈谈你是如何尊重老师?
(2)如果你与老师发生误会和矛盾时,你是如何与老师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带着对中学生活的好奇与憧憬,我们迈进了中学的大门,认识了新老师、新同学。站在新的起点上,体味学习的苦与乐。悄然之间四个月的时光匆匆流过,青春的我们有喜悦也有烦恼,让我们盘点成长的收获!
兵兵说:“我长大了,上学不能再让妈妈叫了!”
娟娟说:“我是中学生了,学习要按计划执行。”
想一想:初中学习生活给我们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2014年1月4日新浪网】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题听取新疆工作汇报,研究和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新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要任务,这是新疆发展的又一重大历史机遇。
面对新疆大发展的机遇,一向敏锐的浙江商人乘势而上。以下是两位浙江民营企业家的对话。
(1)我国现阶段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1分)
(2)请你为赵总经理如何做到“入乡随俗”提出两条合理建议。(2分)
(3)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加快新疆发展的重要意义。(2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中学阶段,我们需要进一步学会学习,善于学习。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过一个公式:W=X+Y+Z,其中W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Y代表方法,Z代表不良费时间、少说废话。
(1)公式:W=X+Y+Z,这告诉我们什么?
(2)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到珍惜时间?
(3)中学生应怎样学会学习、善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