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该卫星用太阳能电池板作为携带科研仪器的电源,它有多项科研任务,其中一项是探测月球上氦3的含量,氦3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融合发电燃料,可以采用在高温高压下用氘和氦3进行核聚变反应发电.若已知氘核的质量为2.0136u,氦3的质量为3.0150u,氦核的质量为4.00151u,质子质量为1.00783u,中子质量为1.008665u,1u相当于931.5Me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氘和氦3的核聚变反应方程式:![]() ![]() ![]() |
B.氘和氦3的核聚变反应释放的核能约为17.9MeV |
C.一束太阳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若以光束为轴旋转其中一个偏振片,则透射光的强度不发生变化 |
D.通过对月光进行光谱分析,可知月球上存在氦3元素 |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放一个光滑绝缘的半圆形轨道,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与半圆形轨道所在的平面垂直。一个带正电荷的小滑块由静止开始从半圆轨道的最高点M滑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块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比磁场不存在时大 |
B.滑块从M点到最低点所用的时间比磁场不存在时短 |
C.滑块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与磁场不存在时相等 |
D.滑块从M点滑到最低点所用的时间与磁场不存在时相等 |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虚线上方是一匀强磁场B,从虚线下方竖直上抛一正方形线圈,线圈越过虚线进入磁场,最后又落回原处,运动过程中线圈平面保持在竖直面内,不计空气阻力。则
A.上升过程中克服磁场力做的功大于下降过程克服磁场力做的功 |
B.上升过程中克服磁场力做的功等于下降过程克服磁场力做的功 |
C.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
D.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
如图所示,有5个完全相同的灯泡连接在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电路中,如图所示。若将该线路与交流电源接通,且电键K接1位置时,5个灯泡发光亮度相同;若将电键K接至2位置时,灯均未被烧坏,则下述正确的是
A.该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 |
B.该变压器为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4 |
C.副线圈电路中的灯仍能发光,只是更亮些 |
D.副线圈电路中的灯仍能发光,只是暗了些 |
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所示。之后,卫星在P点又经过两次“刹车制动”,最终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刹车制动”,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周期将比沿轨道Ⅰ运动的周期长 |
B.虽然“刹车制动”,但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周期还是比沿轨道Ⅰ运动的周期短 |
C.卫星沿轨道Ⅰ运动到P点(尚未制动)时的速度一定大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
D.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加速度小于沿轨道Ⅰ运动到P点(尚未制动)时的加速度 |
如图所示,一物体从高为H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上与该斜面相连的一光滑曲面后又返回斜面,在斜面上能上升到的最大高度为H。若不考虑物体经过斜面底端转折处的能量损失,则当物体再一次滑回斜面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A.0 | B.![]() |
C.![]() ![]() |
D.0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