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按精确测量要求,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乙),电流表的示数是 A;如图(丙),该电阻箱可连入电路的最大阻值是 Ω.
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cm。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2)如图所示,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3).如果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铁块的质量,所用天平的标尺如图所示,最小砝码的质量与标尺最大刻度相同.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到标尺的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测量时右盘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这时铁块的质量(小于/等于/大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再加入5g的砝码后,指针偏向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直至天平平衡.
如图所示是小刚同学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物图.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放在端(填“a”或“b”).
(3)在实验中,小刚同学在实验中遇到下表所列的两个问题,请你帮他把解决方法填写在表中对应的空格里.
(4)问题解决后,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读数如图乙所示,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5)小刚同学认为“利用本实验,可以用来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这种说
法是错误的,原因是:
一位同学在学习了滑动摩擦力之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两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于是他通过实验探究这个问题.
(1)为完成本实验,需要自己制作木块,他制作的木块应是下列选项中的.
A.各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正方体 |
B.各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正方体 |
C.各面粗糙程度相同,长宽高各不相同的长方体 |
D.各面粗糙程度不相同,长宽高各不相同的长方体 |
(2)本实验中,该同学设计了两种实验方安案:
方案一: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如图甲所示,
方案二:木块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弹簧测力计水平固定,通过细绳水平拉动木板.
如图乙所示.
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更易于操作的是(填“方案一”或“方案二”),因为在这一方案中,拉动时,并不一定要它作.
小华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