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透析]
材料一:中国青年报报道:宋江明报考山西长治公务员时,成绩第一,但体检时遭遇舞弊,被判为不合格。经过媒体曝光,顶替宋考上公务员的考生贾美玉被撤销录取,宋被重新录取。长治市人社局副局长陈波、一名科长以及体验医院的副院长被免职。目前纪检、检察院已对此作为“案件”处置。
材料二:某艺人因醉驾行为在庭审中忏悔道:“我一直以为喝酒是人的自由,现在因为喝酒失去了自由”。法律之内完全自由,法律之外没有民主。
请问:
(1)材料一说明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有效和直接手段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你觉得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材料一:2011年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材料二:“法律的尊严不容挑战,百姓的福祉不容践踏。重庆市警方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公安部的部署,在全市城乡掀起“打黑风暴”,还公平正义于人民。目前,数十个黑恶势力的头目已经落网,大部分成员被擒,部分成员已投案自首,对漏网犯罪嫌疑人,警方将坚决展开域外缉捕。”-------警方的《公开信》
请你认真阅读上述时事材料,完成下列实践探究内容。
(1)请你为法制宣传日设计两条宣传标语或口号。
(2)如果让你去某学校开展宪法宣传活动,你会采取哪些形式?(至少写两种方式,4分)
(3)为配合学校开展宪法宣传系列活动,请你编写宣传稿,简要列出宣传要点。(至少三点,6分)
2011年,政务微博作为一种官民沟通的新兴方式,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不少政府机构、政府官员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微博账号。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围绕“政治生活与微时代”这一话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探究下列问题。
话题一:2012年3月4日《北京晨报》报道,北京十一中学学生利用微博平台向政府提出了8项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在北京推广公用自行车、加强校外食品安全管理以及改进三环路部分出入口及周边布局等。
(1)联系话题材料,运用“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的道理说说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必要性。
话题二:截至2011年12月,在各大网站认证的党政机构微博共32358个。“政务微博”在短时间内已成为广大群众网络问政的平台和重要渠道。
(2)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漫画中人物的观点进行评析。
(3)净化网络问政环境,你能提出哪些建议? (2分)
2011年10月15—18日,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是摘自该《决定》的几个关键词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关键词一】传统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1)请列举出两项中国的传统文化。
(2)请你谈谈应如何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
【关键词二】社会主义现代化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谈谈你的理解。
【关键词三】网络文化
“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4)加强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请提出你的两点建议。
2011年10月15 日至18日,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这是十七大以来,文化命题首次成为中央全会的议题。
我市某校九(3)班学生围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全力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开展课堂讨论,请你一起参与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坚持党的领导】
(1)请对漫画反映内容提炼出一个最合适的观点。(1分)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文化体制改革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2分)
【加强网络管理】
2012年4月初,一些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无端编造、恶意传播所谓“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等谣言,造成了恶劣社会影响。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责成有关地方网络管理部门进行严肃查处,电信管理部门依法对梅州视窗网、兴宁528论坛等16家网站予以关闭。
(2)净化网路文化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你认为公民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言论的底线是什么?(2分)请从“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角度分析公民应如何正确享有权利?(2分)
【弘扬民族精神】
(3)对文化的提炼便是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又是民族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历史继续蔓延的推动力。因此,在繁荣文化的进程中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请你说说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3分)
材料一:2011年2月10日凌晨2点,有人传言响水县陈家港化工园区大和化工企业要发生爆炸,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陆续产生恐慌情绪,并离家外出,引发多起车祸,造成4人死亡、多人受伤。
材料二:新华网北京3月30日电近日,一些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无端编造、恶意传播所谓“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等谣言。少数网站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疏于管理,致使网上谣言传播,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北京市公安机关对造谣者依法予以拘留,对有关传谣者进行了教育训诫;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责成有关地方网络管理部门进行严肃查处,电信管理部门依法对梅州视窗网、兴宁528论坛、东阳热线、E京网等16家造谣、传谣,疏于管理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网站予以关闭。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为了让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某校九年级⑴办举行了“履行社会责任, 抵制网络谣言”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
⑴【想一想】网络谣言有哪些危害?
⑵【议一议】有人认为,公民有言论的自由,北京市公安机关对造谣者依法予以拘留,处罚过重,你是如何看待的?
⑶【谈一谈】“流言止于智者”, 殊不知,不可能人人都是智者。所谓“造谣的动动嘴,辟谣的跑断腿”。请至少从两个角度谈谈应如何铲除网络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