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掌控和应用不断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1)古人“钻木取火”时“钻木”是为了 (答燃烧的条件)。
(2)“长征火箭”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CO2+4H2O+3X,则X的化学式是 。
(3)下列行为体现安全意识的是 。
A.携带鞭炮上公交车 |
B.野炊后的明火用水或沙彻底扑灭 |
C.液化石油汽使用后及时关闭阀门 |
D.发现煤气泄露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
(2分)许多植物的果实和花瓣中含有色素。现提取几种植物的果实或花瓣的汁液,分别用不同pH值的溶液逐一检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植物的汁液 |
pH<7 |
pH=7 |
pH>7 |
牵牛花 |
红色 |
紫色 |
蓝色 |
胡萝卜 |
橙色 |
橙色 |
橙色 |
玫瑰 |
浅红色 |
浅红色 |
绿色 |
(1)与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填植物的名称)。
(2)某同学做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因为无明显现象不能判断何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了解表格中的信息后,他有了主意:他将5%的氢氧化钠溶液10mL放入锥形瓶中,滴加了2滴玫瑰汁振荡,然后用滴管逐滴滴加(边滴边振荡)5%的稀盐酸至液体刚好变成了色,该同学判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3分)下图表示某物质在水(a)和酒精(b)中的溶解度曲线。
(1)40℃时,该物质在酒精中的溶解度为。
(2)影响该物质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
(3)40℃时,其饱和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填“>”、“=”或“<”)。
(3分)用微粒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5个氢原子
(2)3个钙离子
(3)硝铵
应用广泛的金属。没有金属,生活是难以想象的。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其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写出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生产钛(Ti)的部分工艺流程图如下:
写出镁与四氯化钛(TiCl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名称)。上述反应需在氩气环境中进行,理由是。
(3)将一定量的锌加入到稀硫酸、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填化学式),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4)一定质量含杂质的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与100 g16%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干燥的固体6.8 g,则含杂质的铁中的铁的质量分数是(计算结果保留至0.1%)。
用海水制得的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一般步骤是:溶解、、蒸发、计算产率;
(2)若要去除粗盐中可溶性的杂质氯化镁、氯化钙和硫酸钠,所加的三种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均过量),其顺序要求是:碳酸钠溶液必须在氯化钡溶液之(填“前”或“后”)加入。有同学提出用溶液代替氯化钡溶液可达到同样的目的。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其目的是,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其中蒸发操作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