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材料二  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孤零零的苏联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虽然新经济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材料三  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到:“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材料四 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名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苏联经济得到恢复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斯大林为什么强调重工业建设?
(3)20世纪30年代,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其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什么?
(4)材料四中西方人士为什么纷纷前往苏联取经?这种取经最成功的事例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二:三国鼎立形势图。

请结合学习过的历史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材料三中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在哪一次战役后奠定的?
(2)请根据材料二《三国鼎立形势图》正确填写三国的名称。(各2分,共6分)
A.;B.;C.

材料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 到了一个新阶段。五四运动的成为文化革新运动,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而在“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先头的则有数十万的学生。这是五四运动比较辛亥革命进了一步的地方。
(节选自1967年版《毛泽东选集》)
问(1)五四运动爆发于哪一年?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什么人是五四运动中的先锋?
(2)这次运动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
(3)结合材料,你能谈谈五四运动的意义吗?

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干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
问(1)诗中反映红军长征途中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
(2)从长征的历史中,你受到了哪些革命传统教育?

问答题(共3小题,23分)
1.抗战胜利的意义?
2.长征胜利的时间,事件,意义?
3.中国在近代是如何一步一步进入半殖民社会的?

在历史“学习与探究”活动课中,同学们对下图漫画
局面的形成进行讨论。小明说:“这是签订《马关条约》的结果”。小丽说:“这是签订《辛丑条约》结果”。
你赞同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