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6月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言:“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使用化学武器杀伤印度支那人民,破坏人类环境。”对中国的强烈谴责,美国国务院要求其代表团对之进行淡化处理。美国这样做是因为
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
B.美国需要进一步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
C.美国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
D.美国推行的外交政策没有原则 |
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市”“坊”布局上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吸纳的变化趋势。这实际上反映了( )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 B.统治阶级重视都城建设 |
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 D.重农抑商的政策 |
商帮,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自发组成的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涌现反映了哪一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 )
A.汉代 | B.隋唐 | C.宋元 | D.明清 |
明朝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同之处是( )
A.禁止中外一切贸易活动 | B.禁止民间与各国进行贸易 |
C.都为防止倭寇的侵扰 | D.都长期实行 |
右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
①商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②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③是当时
商品经济发展的写照 ④打破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③④ |
据清代叶梦珠《阅世编》载,晚明上海“棉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两,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这说明明代( )
A.白银已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 B.商业较繁荣但是缺乏竞争 |
C.上海已成为繁华的商业城镇 | D.政府已调整重农抑商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