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
| A.对现世生活持悲观态度。 |
| B.未对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 |
| C.肯定自然的人性和欲望 |
| D.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
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国际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下列三幅“握手”图片所反映的事实,解读正确的是


图1(20世纪50年代初)图2(20世纪70年代初)图3(21世纪初)
①图1斯大林与毛泽东的握手,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②图2尼克松与毛泽东的握手,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③图3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的握手,表明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③ |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明确阐述了这一构想?
|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
| B.l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
| 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
| D.I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
20世纪80年代,中国邮政总局针对台湾问题发行了一套纪念封(下图)。结合时代背景及图片涵义,请为其拟定一个贴切的标题
| A.海峡两岸盼通邮 |
| B.和平统一,反对台独 |
| C.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 D.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故乡 |
1937年8月,中共洛川会议提出:“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这一主张提出的直接背景应是
A.中国东北沦陷 ,日军进逼华北 |
B.西安事变爆发,逼蒋抗日成功 |
| C.日本全面侵华,国共趋向合作 | D.敌后战场壮人,中日战略相持 |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经历了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到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转变。这一转变反映出的显著变化有①中国革命的性质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③中共的政治斗争策略④中共的中心任务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