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去年”是指
A.1840年 | B.1860年 |
C.1895年 | D.1900年 |
《罗马法原论》:“主人抛弃老病奴隶的,该奴隶即获得自由,禁止任意杀害奴隶”“凡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材料说明罗马法()
A.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 | B.不再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C.注意用法律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 D.蕴含了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 |
1984年以后,城市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
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②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
③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④市场经济逐步显现活力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邓小平复出后,既开展密集的外交出访活动,积极加强与邻国的友好来往,建立合作关系(如下表),并特别注重拓展与日本、美国的联系。邓小平的外交目标()
时间 |
对象 |
1978年初 |
缅甸、尼泊尔 |
1978年9月 |
北韩 |
1978年10月 |
日本 |
1978年11月 |
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 |
1979年1月 |
美国 |
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为改革开放创造外部环境
C.抗衡苏联对安全压力
D.摆脱泛意识形态的束缚
1960年中科院召开学部大会,选出学部委员35人,既有周培源、苏步青这样的著名科学家,也有天津人民公社姜德玉、湖北工业劳模马学礼这样的工农大众。大会共宣布学部论文和报告69项,其中劳动模范有13项。这一现象()
A.反映了新中国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 |
B.体现了“科技为广大群众所共有”的观念 |
C.表明了工农大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 |
D.证明了工农大众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
下图为新中国一段时期内对外经济援助的有关数据。造成60年代援外支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 | B.“文革”严重干扰了经济建设 |
C.国民经济调整取得重大成果 | D.与美苏交恶需打开外交新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