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所列均是孔子的主张,其中一项是直接针对执政者提出的。这一项是
A.“仁者爱人” | B.“有教无类” |
C.“克己复礼” | D.“使民以时” |
1871年,德国天主教会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要求有“独立处理和管辖”自己财产和事务的权利,为此,俾斯麦在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的支持下颁布了一系列法律限制教权。当时教会和政府间的这种斗争
A.体现出德国皇权凌驾于教权之上 | B.最终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
C.说明经济发展推动了德国统一 | D.不有利于推动德国宗教信仰自由 |
钱乘旦说:“‘光荣革命’建立起一个以议会为工具进行统治的多元寡头政府制度,操纵这个政权的是一二百个贵族,他们是乡绅地主和大商人集团的联盟。”以上材料说明:
A.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超过了王权 | B.光荣革命并没有带来社会的巨变 |
C.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寡头政治 | D.光荣革命使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
1958年,《人民日报》在春节前发表社论《打破常规过春节》:“每逢春节前后,总要发生生产企业中出勤率或多或少较低和交通运输严重拥挤的情况.....能不回家就不回去,能迟回家的就不早回。一切了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根据上述材料推断:
A.建国初期交通建设比较滞后 | B.号召企业支持大跃进运动 |
C.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 D.国家号召革新社会旧风俗 |
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曾明确提出:“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是“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进程。”上述材料表明毛泽东
A.主张有限的保护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
B.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的进步性作用 |
C.主张团结资产阶级以支持抗日战争 |
D.主张消灭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 |
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虽原放款而效果不宏。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处于
A.清末“新政”时期 |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
C.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