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进主义是指对现实怀有强烈不满,从而产生否定的观念,并迫切寻求对现状从根本上进行剧烈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引发了世界革命,并赋予其思想……1789~1917年之间的欧洲(或实际上是世界的)政治,主要是赞成或反对1789年原则,或甚至更富煽动性的1793年原则的斗争。法国为世界大部分地区提供了自由和激进民主政治的语汇和问题。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材料二 从进化论传入中国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在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上,激进主义一直占据主流地位……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可以成(视)为中国的“激进年代”。
——吴丕《进化论与中国激进主义》
材料三 1978年底,在邓的争取下党开始推行广泛的改革,旨在终止“文化大革命”的激进和乌托邦的做法……对毛泽东遗留下来并受到苏联影响的集中化的经济计划、国有化的工业和集体化的农业进行变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8世纪法国的“激进民主”在政治和思想领域分别有什么体现?
(2)试以中国20世纪前期的史实为例说明材料二观点的合理性(至少举两例)。20世纪50年代末,“激进主义”在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探索中又有哪些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8年后,中国如何逐步摆脱激进主义,变革“集中化的经济计划”、“国有化的工业”和“集体化的农业”?
阅读下列材料:(共16分)
材料一: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进行的基本规律。
材料二: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
时期 |
代表人物 |
命运 |
秦国 |
吕不韦 |
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 |
东汉末年 |
曹操 |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 |
请回答:
(1)请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述西汉、宋代、唐朝丞相权力先后有何变化?(9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明代废除丞相制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下面有三处是错误的,请指出并给予更正: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是围绕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而进行的。汉初,实行分封制,由于诸侯国势力的发展威胁了中央集权,从汉景帝到汉武帝逐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西汉后期,以道作为监察区,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北宋由文臣做地方官,地方军政、财政、司法、市场等权被分散。元朝通过宣政院加强对地方尤其是边疆的有效管辖,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①
②
③
某校一个班级开展研究性学习,全班分成三组了解两百余年来人类科技发展的三项典型成就,在他们的报告中分别出现了以下三句话。
第一组:恩格斯说:“ 分工、水利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第二组:恩格斯说:“电的应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我们认为爱迪生是这条道路开辟的伟大旗手。
第三组:比尔·盖茨说:“不久的将来,会有这么一天,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或扶手,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
(1)第一组同学涉及的是人类历史的一次重大飞跃,我们把这一事件称作什么?期间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
(2)请列举两项发明成果,证明“爱迪生是这条道路开辟的伟大旗手”。
(3)第三组中涉及的比尔·盖茨的设想依据的主要是哪种科技成果?请概述它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4)请代表该班同学用一句话归纳科技的作用。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文主义精神起源于古希腊,体现这一观点的有哪些先哲?
(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体现在哪些代表作品中,请在文学、戏剧方面各举一例
(3)启蒙运动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请分别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和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新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请回答: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分别是在党的哪次代表大会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2分)
(2)简述建国前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并简要评价。
(3)简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分别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