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论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哪一段,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   )

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兴起
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D.新型工厂制度的建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14年2月,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告,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该材料说明()

A.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糖类、棉毛织物等行业发展迅速
C.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D.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八十年》中说“尽管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原意,并非为了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而且这类企业经营不善,管理腐败,并不是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但是这些企业终究意味着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出现了新兴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在这里,他所要阐述的核心观点是()

A.洋务运动是清政府的一场“自救”运动
B.洋务派的阶级属性决定了这场运动的失败命运
C.洋务运动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
D.民族资本主义在猛烈地冲击着古老的生产方式

19世纪90年代,李鸿章兴奋地说:“五年来,国家所费无多,巨款来自民间。……相隔万里好似同居庭院。”他感叹的洋务建设成就是()

A.海军的兴办 B.电报局的兴办
C.民用工业的创办 D.新式学堂的兴办

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工场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 …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C.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D.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