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由被动到主动,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5世纪早期这段畀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材料二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各指什么?二者有何内在联系?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美两国创立的市场经济模式分别是什么?两国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共同历史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并分析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没有充分准备的人民自行动手从事全面改革,不可能不毁掉一切。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对我来说,当我考虑到这场革命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习惯,另一方面它也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托克维尔(法国)《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二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也影响了居统治地位的士大夫。不过他们是被倾向于改良而非倾向于革命的……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托克维尔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试结合英法革命的史实分析观点形成的依据。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托克维尔和康有为在社会变革方面的共同思想倾向。谈谈你对该倾向的看法。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汉武帝元鼎二年“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后来汉武帝颁布“非正与乱妻妾位之律”, 规定:如果正妻无子,则除国为郡,庶子再多也不能继承王位。武帝元鼎五年突然检查诸侯王的祭祖贡金,“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免黜了大批王侯爵位。
材料二汉武帝时的“左官律”规定:如果诸侯犯罪,为诸侯服务的官员要连坐。“阿党法”规定:中央给诸侯派傅相等官,如果诸侯有罪而傅相没有举报,则傅相有罪,重至弃市。“附益法”规定:朝廷大臣交结诸侯并帮助诸侯获得不正当利益的有罪,重者弃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2)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有哪些特点?分析这些措施对西汉政治有什么影响。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大运河是“活着的、流动的文化遗产”。

读图,从中提取两项有关隋、元大运河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予以解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只有在西方,才出现过大量的城市共同体。……要发展一个城市共同体,至少得具有较强的工商业性格,而且还得有下列特征:(1)防御设施,(2)市场,(3)自己的法庭以及——至少部分的——自己的法律,(4)团体的性格及与此相关的,(5)至少得有部分的自律性与自主性,这点包括官方的行政,在其任命下,市民得以某种形式参与市政。……在政治性的定义里,(西方)城市的特征就是作为上述权利之担纲者的、一个特别的市民身份团体的出现。
——韦伯《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
材料二“在中国古代,城市中没有公社自治所体现的共同体占有的城市特权。……没有形成行会争取自治的强大运动,相反,却起着补充官府行政空白的作用。行会上层以个人资格捐官买官,得到散官头衔后更易服色。在西欧,城市以公社为单位取得特许权,中国则是个别上层分子与官府、贵族勾结,以个人身份取得某些特权。”“中国地缘性纽带的村社组织在井田制崩溃时已经破坏,残存的是血缘宗法纽带而不是地缘纽带,因而行会受到官府控制,没有独立的城市法庭。”
——朱寰《亚欧封建经济形态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古代中国和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各自主要特征。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与西欧中世纪城市对社会转型的不同影响。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很幸运被任命担任现在的工作。中国已渐觉醒,而且急需铁路,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征聘中国工程师。中国要用自己的资金来建设自己的路,由于我成了中国第一流的工程师,因此全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因为中国工程师不会再被人们所信赖,在我受命担任此工作前,甚至出任之后,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詹天佑给美国老师的信
材料二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一类的说法不应该出于工程人员之口。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
——詹天佑
(1)材料一中“如此艰巨的重任”指什么?外国人为什么认为“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詹天佑对中国铁路事业所作的贡献。我们可以从詹天佑身上学到哪些精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