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节期间,央视播出了“家风是什么”的节目,颇受好评。传统观念中的“忠孝传家”、“耕读传家”是家风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忠孝”、“耕读”观念形成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忠”与世袭制紧密相关 |
| B.“孝”与宗法制紧密相关 |
| C.“耕”与农本思想紧密相关 |
| D.“读”与科举制紧密相关 |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 A.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 | B.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 |
| C.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药方 | D.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巨大 |
1895年4月以后,《申报》有关中日战争的报道中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正面报道开始增加,这反映了()
| A.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管控 | B.国人对洋务运动的反思 |
| C.民众开始关注日本文化 | D.报刊等传媒业迅猛发展 |
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流域、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 A.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 C.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 D.经济作物扩大种植 |
1083年成都锦院建立,主要出产四种锦:上贡锦、官诰锦、臣僚袄子锦和广西锦。由此可以推断()
| A.成都是宋代织锦业最发达的地区 |
| B.宋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空前加强 |
| C.成都锦院属典型的官办手工业 |
| D.宋代已出现新型生产关系萌芽 |
《资治通鉴》载:“唐自武德以来,开拓边境,地连西域,皆置都督、府、州、县。……当发山东丁壮为戍卒、缯帛为军资,开屯田以供糗粮,设牧监畜马牛,军城戍逻,万里相望”。材料主要反映了( )
| A.加强边疆行政管理与军事部署 |
| B.从内地迁移百姓巩固边防 |
| C.从军事角度实施屯田戍边 |
| D.加强道路建设以运输军械军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