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建设和进步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3分)
材料一 第三表: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第六表:凡主张缔结”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契约的,负举证之责;缔结上述契约后又否认的,处以双倍于标的的罚金。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若犯死罪,议定奏裁,皆须取决宸(“宸”借指帝王所居,又引中为王位、帝王的代称)衷,曹司不敢与夺。
——《唐律疏议》
材料三 第二条第三款:总统应经常向国会报告联邦的情况,并向国会提出他认为必要和适当的措施,供其考虑:在特殊情况下,他得召集两院或其中一院开会,并得于两院对于体会时间意见不一致时,命令两院体会到他认为适当的时期为止:他应接见大使和公使;他应注意使法律切实执行,并任命所有合众国的军官。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四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约法规定: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之三分之二以上可弹劾之……”。.它还规定国务员:③“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④实行责任内阁制;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材料五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和宪法坚持的原则各是什么? (4分)并分析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6分)
(3)材料五中的“民治”在中国的近现代社会都努力去落实,请写出中国近代至建国初期关于“民治”的三部主要法律名称及每部法律的特点或原则?(9分)
(4)史料研习是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的—项重要能力。因此,分清原始史料、史料解释和历史评价等三类内容对我们学习历史很有必要。请把材料四中数字序号标示的内容按照这三个方面进行分类。(注:只需写出数字序号)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l918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伤残退伍军人资助法”规定,联邦政府对一战中伤残的退伍军人提供医疗卫生、职业教育等方面的资助。美国国会于1944年颁布了。退伍军人权利法案”,基本内容有:联邦政府对在二战中服兵役超过90天的美国公民提供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因战争中断深造机会的美国公民提供资助,让他们有机会接受适当的教育或训练;对不能马上就业的退伍军人提供适当的失业救济金,在各州建立健全机构以向退伍军人提供就业咨询,妥善安排退伍军人就业。1952年美国国会颁布法令,向参加朝鲜战争的美国退伍军人提供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资助。1966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规定凡1955年1月31日后服役达6个月以上的美国公民,均可享受“退伍军人权利法案”中规定的各项待遇,把资助退伍军人接受教育训练作为联邦的永久性政策。
——摘编自续润华、宁贵星《美国退伍军人权利法案的颁布及其历史意义》
(1)与1918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伤残退伍军人资助法”相比,l944年颁布的“退伍军人权利法案”有何重大发展?(6分)
(2)美国二战后退伍兵政策不断完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退伍兵政策的影响。(9分)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l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大纲》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立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大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提出发动、团聚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l936年9月17日中共中央作出决议,将民主共和国作为“最适当的统一战线”。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它既不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也不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而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的专政。只要是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不问属于何党何派,都有参加这个政权的资格。”
——摘编自吴苗《陕甘宁边区民主的理念、环境和特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民主理念上的变化及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陕甘宁边区政权的历史作用。(7分)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所谓“开中”,即“召商输粮而与之盐”。洪武三年,山西行省令商人于大同仓入米一石,太原仓入米一石三斗者,给淮盐一引,引二百斤。商人鬻(卖)毕,即以原给引目赴所在官司缴之.“其后各行省边境,多召商中盐以为军储。”……而盐商在响应朝廷开中赴边纳粮后,明廷却无现成的官盐供其支取,使其被迫困守盐场,长期等待支取。
明中叶,除粮食外,棉花、花生、生丝、烟草等经济作物也都成为重要的商品。到宪宗成化时,赋税的征收,徭役的征发以及国库的开支极大部分均开始用银折纳,促使叶淇于弘治五年对开中盐法进行了改革。他将中盐方式由传统的纳粮等实物为主改变为以纳银中盐为主,把上纳的地点由边仓改为盐产地运司,以致一时“太仓银累至百余万”,“诸淮商悉撤业归,西北商亦多徙家于淮”。历史学家吴晗指出,变法后“盐商从此可以用银买盐,不必再在边境屯田,边军所需是月粮,边地所缺是米麦,商屯一空,边饷立绌。”
——摘编自王团伟《论明代开中盐法的转变——以叶淇盐法改革为例》
(1)根据材料,概括叶淇盐法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叶淇盐法改革的影响。(9分)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历代状元籍贯表
历代状元籍贯分布统计表(共357名)
地区 唐 五代 北宋 南宋辽 金 元明 清合计
北方406 2806 11 811 10 120
河南 15 0160 01 22 1 37
河北 11 10 0 45233 29
山东 33901 4 1 4 5 30
山西 4120 0 0 300 10
陕西 4110 0 0021 9
甘肃 3 000 0 0000 3
黑龙江000001000 1
辽宁 00001 0 000 1
南方 18102437 0 0277 69237
江苏 714400 0172760
浙江 0 0211 0 0 1 20 2054
福建0271100 010 3 33
江西213300 0182 29
安徽122200 167 21
四川415100011 13
广东 0110 00031 6
广西 210000002 5
湖南 1101 0 000 1 4
湖北10040 002 3 10
贵州0 00000 00 2 2
共计 58 165237 6 1110 88 79 357
——本表资料主要来源于两《唐书》、新旧《五代史》、《唐才子传》等
根据材料,提取两项中国古代状元籍贯分布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予以说明。(12分)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公益慈善组织的宗旨里包含着倡导仁义和发扬仁义的内容,墨、道等学派对于公益慈善行为也提出过深刻见解,佛、道等宗教教义包含丰富的劝人积德行善的观点和言论。公益慈善事业主要附着在宗族家族和放大了的宗族家族一一国家、行会、商会、会馆组织等身上,宗教机构、教育机构、专门慈善机构和个人为其补充,政府在公益募捐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公益募捐主要通过官府文告、聚会讲演和私人交流等方式进行,基本局限于灾荒救济、恤幼养老、兴建公共建筑、发展教育等方面。我国一向缺少与公益募捐法律关系相适应的成文法律规范,主要由道德、风俗习惯和民间法调整。
——摘编自李永军《我国古代公益募捐事业若干问题研究》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公益思想文化开始传入中国,西方传教士积极参与了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一些走出国门的中国人主动观察和介绍西方公益募捐的情况。公益募捐组织利用各种媒介广泛宣传,通过义演、义卖、发行筹赈彩票、企业捐赠、体育比赛等方式,提高了灾情的发布、募赈的宣传以及赈灾的舆论监督等方面的效率,公益募捐的施众和受众更加广泛。公益募捐的程序、机制得以突破传统的地域限制,开始将公益募捐善款应用于建设戒烟所、阅览会、不缠脚会、医学善会以及兴办近代新式学堂之类的新式民阎公益组织。从1915年到l949年,民国各时期地方政府部门颁布的管理规范会馆的法令有十几个,根据这些法律,工商同业公会一般都设置福利委员会或救济委员会,履行一定公益职能.公益募捐组织,包括公益募捐在内的各个方面也顺应时代发展,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在每一次抵御外敌侵略的过程中都有捐资御敌的行动出现,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更是积极行动起来捐资救国,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
——摘编自李永军《我国近代公益募捐事业发展的历史特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公益募捐事业发展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代公益募捐事业的变化及原因。(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