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曾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最能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
B.与美欧进行经济军事抗衡
C.不愿意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多极化趋势加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探索的时代”、“发现的时代”、“扩张的时代”。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孤立状态②欧洲列强开始早期殖民扩张
③美洲的发现证实了“地圆学说”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广泛传播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

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 D.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

“因‘丝绸之利日扩’……‘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为市日,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汉代“市”的出现与规范
B.反映了唐代“草市”的兴盛与发展
C.反映了宋代“市”的发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D.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景象

春秋战国时期,古代中国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产生了。促使其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灌溉工具的进步 B.铁犁牛耕的使用 C.牛耕普及全国 D.曲辕犁的运用

自1972年以来,在甘肃嘉峪关一带魏晋古墓中,出土了许多彩绘墓砖,这些墓砖描绘了生产劳动的画面,包括农作、畜牧、桑蚕、狩猎、商贸等内容。这些画像砖最能说明的问题是当时嘉峪关一带

A.小农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经形成
C.农牧并举和谐发展 D.不同文明形态共存融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