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7世纪前,欧洲主流观念极力在中国与欧洲间寻找相似性:18世纪时开始建立起“中国是欧洲的对立面”的认识,这个观念一直统率着欧洲人的中国观;一战后,有个别学者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由此可见(   )

A.中西文明在碰接中逐渐融合
B.欧洲对华评价从主观到客观
C.欧洲对华认知停留在启蒙时期
D.欧洲对华评价取决于其现实需求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这组图片信息能准确反映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是

A 改革管理体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B.改革所有制形式,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C.改革分配形式,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D.改革产权制度,建设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到1986年,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这反映我国当时

A.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 B.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C.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D.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农村家庭连产承包责任制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

下图反映的经济特征是

A.计划经济 B.新民主主义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 D.市场经济

下图以及《人民日报》报道“小麦亩产12万斤”“水稻亩产3万斤”“一棵白菜500千”的好消息。这些现象发生在( )。

A.1953年 B.1958年 C.1962年 D.1979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