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历史学家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这主要说明( )
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
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
C.工业化进程主要发生于欧洲与美洲地区 |
D.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
图1是1956年同仁堂药店的乐松生经理正在向毛主席递交北京市私营企业全面实行公私合营的喜报。它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新中国的一项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一五” 计划的实施 |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C.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A.社会主义现代化 | B.农业现代化 | C.社会主义工业化 | D.科技现代化 |
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1985年苏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欧洲第5位下降到80年代的世界第88位。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包括
①改革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限②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③控制消费,强调高积累④长期与美国争霸、竞赛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赫鲁晓夫在改革中,学习美国掀起种植玉米、发展养殖业的热潮,结果破坏了苏联的农业,最终成为人们嘲弄他的政治笑话。由此看出改革存在的问题之一是
A.没有改变原有经济体制 | B.没有充分发展重工业 |
C.冲破了个人崇拜的束缚 | D.严重脱离了苏联实际 |
如果对斯大林时期确立的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你不会用到的关键词是
A.实行计划经济 | B.排斥市场 | C.单一公有制经济 | D.忽视民主法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