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而同一时期,中国社会虽也有发展,但与欧洲相比变化不大。
材料一 英国的社会变革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的观点:“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三:马克思描述过这样一个国家: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1/3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的隔绝于世并因此而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特殊的决斗中被打跨。
(1)材料一1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英国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哪两次重大革命?
(2)根据材料二中内容请推断19世纪中期中国统治者实行的是怎样的对外政策?
(3)材料三中的“大帝国”是在哪几场“决斗”中被一步一步打跨的?(请按时间先后顺序例举四场 ( 8分)
(4)马克思的话给我们什么启示?
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一种动力机械,它的名称是?它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2 分)
(2)图二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它的发明者是?在这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把人类带入到什么时代?
(3)如今,我们仍在享受着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感受着科技神奇而巨大的力量,请举出一个实例说明科技的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4)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如果处理不当,它会给人类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1分)
阅读下列文件节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三】“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1)当今英国的国王统而不治,首相领导的议会掌握最高权力。这一政治现象源于上述哪一材料?今天还有哪些国家实行类似制度,试举一例。
(2)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握着一块铭板,上面刻有日期:1776年7月4日。你认为刻在铭板上的文件,符合上述哪一材料内容?该文件的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一颁布于哪次资产阶级革命中?请举出该革命中的一件大事。
(4)三则材料所表达的共同核心内容是什么?它反映了怎样的时代发展要求?
材料简答题
材料一:14至16世纪,是欧洲处于“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材料二:议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国王无权废除法律。
材料三: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的分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材料四:“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立,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欧洲处于“人和世界被发现”指的是哪两件重大史实。
(2)材料一中“人被发现”的实质是什么?
(3)材料一中“世界被发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4)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分别来自于什么重要文件?
(5)材料二审议通过的目的和标志着什么?
(6)材料四的文件是由谁起草的?这一文件的发表标志着什么?
(7)材料三中提到三权分立思想,三权分立思想最早在美国实现的标志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6分)
材料一甲午孝钦皇太后(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七百万两……铺张浪费,备极一时之盛。
材料二 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三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据传上述对联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同列强进行谈判前的一个小插曲。当时某国谈判代表盛气凌人地作出了上联,清廷的一个小文书也毫不示弱地对出了下联,但最终清政府仍然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1)根据材料一,慈禧太后的六旬万寿庆典时,当时清政府对外面临着怎样的形势?
(2)材料二中“三军败绩” 指的是什么?“割地求和” 指的又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八大王”的统帅是谁?小文书尽管在某种意义上为大清赢得了“尊严”,但清廷最终还是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该条约的最严重危害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共6分)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文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列举两例。
(3)针对中国19世纪末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