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描述了英国经济领域的发展状况(源自高德步、王钰编著的《世界经济史》)。这对英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 年份 |
农业劳动人口比重 |
农业占国民收入比重 |
工业占国民收入比重 |
| 1688年 |
75% |
|
|
| 1801年 |
35% |
32% |
23% |
| 1841年 |
23% |
22% |
34% |
A. 加快了人口大规模流动 B.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C.重工业主导了国民经济 D.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
《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货。”该禁令反映了汉朝()
| A.城市商品经济发达 | B.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
| C.对商人实施歧视政策 | D.反对商人弃商从农 |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这一举措( )
| A.加强了汉朝的君主专制 | B.最终威胁到中央政府的统治 |
| C.说明汉朝初期实行分封制 | D.体现了汉承秦制的特点 |
“以感情指导艺术和生活,狂热、自杀、决斗是这一时期艺术家常见的现象,他们厌恶物质生活而追求精神崇高,把人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下列作品体现材料反映艺术风格的是
| A.《巴黎圣母院》 | B.《安娜卡列尼娜》 |
| C.《战争与和平》 | D.《老人与海》 |
下图所示理论和作者本人在中国曾经“100年误读,200年孤独”。下面对它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
| A.严复完整地翻译了此理论,并使之成为变法图强的思想武器 |
| B.很多家庭为孩子取名时加“强”字,其主旨意为“强者生存” |
| C.被后人演绎为“优胜劣汰”,成为鼓励西方殖民的理论渊源 |
| D.打击了“神创论”,完成对自然认识史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
戈尔巴乔夫在庆祝十月革命70周年的讲话中曾指出:“国内开始的根本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在2至3年内保证从过分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过渡到民主的、主要是以经济方法、以集中和自我管理的理想结合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其实质是()
| A.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整作用 | B.通过经济改革推动政治改革 |
| C.引进外国资本 | D.逐渐向私有制过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