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因考试乃一种公开竞选,公平无偏滥。……寒苦子弟,皆得有应考之可能。又考试内容,全国统一,有助于全国各地文化之融结。……此一千年来,中国社会上再无固定之特殊阶级出现,此制度预有大效。” 马克斯·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说:“科举制度全面推行……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跻身俸禄补缺等级。”在论述科举制度的主要意义上两者都强调

A.可以消融社会阶级 B.有利于各地文化融合
C.通过考试的方式跻身仕途 D.加强了中央集权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的商鞅变法相比,相似之处是

A.改革科举选拔制度 B.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C.改制地方行政区划 D.改变土地所有制度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是

A.制定俸禄制 B.实行三长制 C.迁都洛阳 D.颁布均田制

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推行该制度的朝代有
①西周②北魏③唐朝④明朝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