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开始,县有等第之分,当时以该县户口多寡来划分。唐代开始,县的分等标准明确规定为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来分等。清代则将“冲繁疲难”作为政区分等的正式依据(交通频繁曰冲,行政业务多曰繁,税粮滞纳过多曰疲,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曰难)。从县的等第划分演变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 A.中央管理地方的程度逐渐加强 | B.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 |
| C.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 D.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 |
有位专家这样评价罗马法中的一部法律“……(它)超出了文化和经济的界限,也超出了民族国家或其他政治单位的界限。”这部法律是
| A.习惯法 | B.《十二铜表法》 | C.万民法 | D.自然法 |
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 A.未成文习惯法的废除 | B.公民法的编纂 |
| C.《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 D.《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 |
下列关于雅典民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创造了一系列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新形式 |
| B.有利于调动每位公民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 C.城邦内每人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 |
| D.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全盛时期的到来 |
下列事件与梭伦改革有关的是
①废除债务奴隶制
②设立平民可参与的民众法庭
③确立了“陶片放逐法”
④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我国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中国古代统治者很早就重视人才的选拔,下列各项关于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汉朝选官主要实行世官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
| B.魏晋南北朝时期科举考试是主要的选官制度 |
| C.唐朝开始以九品中正制为基础选拔官吏 |
| D.科举制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