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认为“吾国昔为君主专制国家,因人而治,所谓一正君而天下定。数千年来,只求正君之道,不思长治之方。而君之正,不可数见。故治常少,而乱常多,其弊极于清季。”为防止人治,《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临时约法》通过立法程序,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权的组织形式,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死亡。
材料二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人立宪探索简表
宪法文献 |
产生背景 |
历史地位 |
① |
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 |
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
“1954宪法” |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全面展开 |
② |
材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 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 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摘自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1978年12月13日)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主张以法制取代人治的原因。为此,《临时约法》规定了哪些基本原则?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临时约法》的进步性。
(2)根据材料二,完成“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人立宪探索简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部法律文献在政治建设方面有何共同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怎样突出成就。(2分)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避免战争,捍卫和平,是人类不懈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西斯轴心国必须无条件投降,这不是说要消灭德国、意大利、日本的所有居民,但是确是要消灭这些国家里的基于征服和奴役其他人民的哲学思想。
——富兰克林·罗斯福于1943年初卡萨布拉卡会议
我们力图审判的这些罪恶,曾是被精心策划的、是极端恶毒的、是充满破坏性的。人类文明无法容忍它们被忽视而不接受审判,更无法容忍它们再次卷土重来。
——1945年美国大法官罗伯特·杰克逊《纽伦堡审判总起诉书》
材料二 1953年西德通过《战争受害国赔偿法》,截止2000年,德国赔偿总额超过1500亿马克。
1963年震惊世界的奥斯维辛审判在法兰克福举行,引起德国全国上下对过去清算纳粹做全方位的反思与自省,引发了六十年代对纳粹历史认识的大辩论。
1994年9月,联邦议会通过《反纳粹和反刑事犯罪法》,在法律上限制了一切纳粹标志和符号,更禁止对纳粹头子希特勒以及任何战犯的宣传活动。
2012年1月27日——联合国所规定的“国际大屠杀纪念日”,德国对死难者降下半旗,总理默克尔发表讲话表示:德国对纳粹罪行要“承担永恒的责任”。
2013年8月,将近2000张海报出现在德国柏林、科隆和汉堡的街头以及橱窗、地铁站等处,“通缉”在世纳粹战犯并悬赏线索,用德文写到:“迟了,但还不算太迟……”
——《深度国际·警惕“东方纳粹”复活》
(1)依据材料一,概述美国对法西斯轴心国处理的基本原则。
(2)根据材料二,说明德国“同纳粹划清界限”的行动及其历史启示。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普大地杀戮变乱之惨,未有若近世之祸酷者矣。盖皆自法肇之也。
臣窃观近世万国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
且夫寡不敌众,人理之公则也,安有以一人而敌亿兆国民者哉!则莫若立行乾断,不待民之请求迫胁,而与民公之,如英之威廉第三后诸主然,明定宪法,君民各得其分,则路易十六必有泰山磐石之安,聃彭之寿,尧舜之誉,生死荣衰,国家长久,天下后世,师之慕之。
——选自《康有为政论集》
(1)据材料,概括指出康有为对法国大革命的看法及其目的。
(2)结合史实一说明康有为在中国“明定宪法,君民各得其分”的愿望是否真正得以实现。。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社会转型期的改革往往影响深远。下面是不同时期,人们对商鞅变法的不同认识与见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认为:“商君遗礼仪,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②1898年章太炎时任《昌言报》主笔,发表《商鞅》,认为:(秦统一)“非赢政之能,乃商鞅变法之功”,秦行商鞅法,坚持“法治不变”,“奋六世之余烈,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中。”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国实施商鞅变法的必要性。
(2)你赞同上述哪一观点,并说明理由。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济呈现明显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1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状况(1895—1899年)
表1
行业 |
1895年 |
1899年 |
发展速度(1895=100) |
|
棉纺织业 |
纱厂纱锭数(枚) |
14653 |
69564 |
474.7 |
机制面粉业 |
产量(万包) |
2047 |
6766 |
330.5 |
缫丝业 |
出口量(担) |
3039 |
4175 |
137.4 |
沿海地区丝车数(台) |
38569 |
45278 |
117.4 |
|
内地丝车数(台) |
7943 |
29270 |
368.5 |
|
卷烟业 |
资本额(万元) |
85 |
154 |
181.2 |
火柴业 |
资本额(万元) |
126 |
241 |
191.3 |
水泥业 |
产量(吨) |
68 |
190 |
279.4 |
机械采煤业 |
产量(吨) |
89 |
145 |
162.3 |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材料二表2为甲午战争前后中国进出口商品种类比较(单位:%)
表2
进口商品 |
|||||||||||
年代 |
生产资料 |
消费资料 |
|||||||||
机器及 大工具 |
建筑用品; 设备、器材 |
合计 |
消费品 原料 |
直接消费资料 |
合计 |
||||||
1893 |
0.6 |
7.8 |
8.4 |
13.0 |
78.6 |
91.6 |
|||||
1903 |
0.7 |
14.3 |
15.0 |
22.3 |
62.7 |
85.0 |
|||||
1910 |
1.5 |
16.0 |
17.6 |
17.0 |
65.4 |
82.4 |
|||||
出口商品 |
|||||||||||
时间 |
原料 |
半制品 |
制成品 |
||||||||
农产品 |
矿产品 |
手工制造 |
机器制造 |
手工制造 |
机器制造 |
||||||
1893 |
15.6 |
—— |
28.4 |
0.1 |
53.4 |
2.5 |
|||||
1903 |
26.8 |
0.4 |
17.2 |
11.9 |
32.9 |
6.8 |
|||||
1910 |
39.1 |
0.7 |
13.1 |
14.7 |
28.3 |
8.0 |
|||||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三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之间,中国先后出现过300多家新式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的主人或主要投资者,其身份多为官僚,地主、商人、买办,这批人大体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在共短短的一生中,还为中国留下了一点积极的东西。他们为社会的新陈代谢提供了物质基础,使最初的改革和后来的革命有所依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前后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
(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论证民族资产阶级“为中国留下了一点积极的东西”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再也容纳不下它所焕发出来的生产力;资产阶级的关系太狭隘了,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1895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二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萌发与扩散,落后的东方国家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需要。落后国家是不是必须经过资本主义阶段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是这些国家马克思主义者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列宁把马克思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俄罗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外的广大地区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运动。
——《列宁对马克思的继承与发展:关于列宁主义的再认识》
材料三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问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创始以来,干了三件失事。第一件大事是,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第二件大事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三件大事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7期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变化及其依据。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列宁是如何把马克思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俄罗斯的。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实践和理论成果,并谈谈你从中得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