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透明密闭玻璃罩内某植物在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或O2消耗量(相对值)随温度的变化,结果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 。据图推测,该植物的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 (填“高”或“低”)。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 ℃。
(2)该植物光反应的产物中,被碳反应利用的物质是 。在供给C18O2较长时间后,叶肉细胞线粒体内能够检测出含18O的物质有 (写出两种)。
(3)图中A点时该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氧气的扩散方向是 。B、D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
(15分)请回答下列与生物技术实践相关的问题:
(1)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科学家利用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这类细菌经过大量培养后可以从中提取纤维素酶。
①土壤中富含各种微生物,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可得到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实验室中获取纯净菌种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_。
②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年我国某地由于柑橘大实蝇的危害,橘农遭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当地政府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橘农尽量减少损失。某橘农发现自家有一株橘树具有抗虫性状,欲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繁殖,对组织培养的选材非常关键,植物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若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则应选择花粉发育至______期的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有______法,某些植物的花粉不易着色,需采用___________法。
(3)突变菌往往带有一些特殊的基因,在获得这些基因的过程中,PCR技术相当重要。PCR扩增反应中加入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1分,共8分)下表是某池塘生态系统内一个食物网中6个种群有机物同化量的数值,其中是生产者的只有A。
种群 |
A |
B |
C |
D |
E |
F |
有机物同化量(kg) |
5000 |
390 |
110 |
29 |
21 |
5 |
(1)据测定,A种群在充足光照条件下,每小时释放氧气的量为32mg,在黑暗的环境中每小时释放二氧化碳的量为44mg,则A种群在充足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制造有机物(以葡萄糖为例计算)mg。
(2)若按能量传递效率为10%计算,该食物网最多有条食物链,E和D之间的种间关系是,E和F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3)如果向该池塘引入以F为专一食物的水生动物,A、B、C、D、E5个种群中密度首先下降的是。一般情况下,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维持相对稳定,表明池塘生态系统的内部具有一定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的。
关系密切。
(4)由于违规排放大量污水,引起池塘中A大量繁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通过加大挺水植物的栽培量和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可以有效地遏制该现象,其中挺水植物起到通过遮光来影响A的生长和的作用。
(每空1分,共9分)人体内存在着许多种类的信息分子,下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信息分子A代表,“骨胳肌战栗”的原因是骨胳肌细胞产生了兴奋,此时骨胳肌细胞兴奋部位的膜电位状态为。
(2)合成信息分子B的内分泌腺是,使其分泌量增加的原因是升高。
(3)体内信息分子D含量过少的成年人,所患疾病为,同时,体内分泌量增加。
(4)信息分子E代表,在其刺激下,B淋巴细胞将增殖分化成和。
(每空2分,共16分)紫罗兰的单瓣与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相对性状。研究人员发现所有的重瓣紫罗兰都不育(雌、雄蕊发育不完善),单瓣紫罗兰自交后代总是存在约50%的单瓣花和50%重瓣花。自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紫罗兰花瓣中为显性性状,实验中F1重瓣紫罗兰的基因型为。
(2)经研究发现,出现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等位基因(A、a)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而且染色体缺失的花粉致死,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若A-、a-表示基因位于缺失染色体上,A、a表示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请写出上述实验中F2单瓣紫罗兰的雌配子基因型及其比例;雄配子的基因型为。
(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染色体缺失的花粉是否致死”,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①取上述实验中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
②;
③统计、观察子代的花瓣性状。
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子代花瓣,则染色体缺失的花粉致死;
若子代花瓣,则染色体缺失的花粉可育。
(每空1分,共6分)请回答下列生物实验的有关问题:
(1)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线粒体呈___________色,而细胞质基质接近___________色。
(2)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探究活动中,某小组同学使用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培养酵母菌,第三天抽样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为正常进行酵母菌的计数,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3)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__________和目测估计法两种,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___________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4)当渗透装置中高于烧杯液面的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不再升高时,漏斗内溶液浓度(填“大于”、“等于”、“小于”)烧杯内溶液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