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二)
谁愿意和你一起
天阴沉沉的,雨不急不慢地下了一整天,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连接学校与小镇的石墩桥无可奈何地浸到了水里。
班主任说:“石墩桥被淹了,镇 的同学今晚不能回家了,就和住校生挤挤睡一夜吧。上的同学请举手,我要安排一下床位。”我兴起了手。
因为个子小,我坐在第一排,但却顽皮到令人讨厌的地步,再加上贪玩,学习又差,因此很不受欢迎。那里,我肆无忌惮地给同学起难听的绰号,比如叫那个胖女孩“猪头肉”,叫那个近视的男生“熊瞎子”。现在想起来,那些无聊的绰号真是一种伤害。
班主任接着对住校生说:“愿意和蒋力洁挤着睡的请举手!”好几个女生把手举得高高的,踊跃地表达友谊。蒋力洁高兴得合不拢嘴。
“愿意和陈群挤着睡的请举手!”又有好几个同学争先恐后地举手。然而轮到我时,班里一下子字表了,没有一个举手。我把头埋得爸爸的,脸上发烫,心里追悔莫及。
班主任又问:“谁愿意和鲁小磊一起?”还是没人举手。我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觉得全班同学都在我,他们一定非常高兴我这个作恶多端的坏小子终于无家可归了。
“鲁小磊,怎么没人愿意和你一起呢?”班主任好像太着急了,无意间说出了这句话。无的眼泪一下流了出来,真相冲出去趟着大水回家,淹死都不怕。
“我愿意和鲁小磊一起。”刘全突然举手了!班主任松了一口气。
放学后,刘全带我去他的寝室。他一直笑着,我的脸却烫得要命。我想我以后再也不叫他“二傻”了。
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我终于恍然大悟:尊重是相互的。如果你的声音不友善,连山谷都对你回应厌恶的回音。
(1)根据意思写出短文中相应的成语。
①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
②做的坏事很多。( )
(2)先连线,再按文章的表达顺序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留学校 恍然大悟
( )没处睡 肆无忌惮
( )起绰号 后悔莫及
( )受启发 无可奈何
(3)仔细品读,然后填空或画线。
①第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②用波浪线画出一处与横线上句子形成对比的语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这让我们想起了这样一句谚语:
, 。
(4)放学后,“我”跟随刘全来到了他的寝室。晚上,“我”会想些什么呢?
(5)文章结尾写道:“尊重是相互的。如果你的声音不友善,连山谷都对你回应厌恶的回音。”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精读感悟。阅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羚牛
在珍稀动物中,有一种长相奇特的有蹄哺乳动物——羚牛。
说它长相奇特,是因为从某一部分看,它像多种动物。
它的头上长着一对弯向上的角,镰刀似的横架在耳朵上面,像角马。
它的脸,绷得紧紧的,像驼鹿。
它的嘴张开时好大哟,像河马。
它的背脊隆起,厚实得像棕熊。
它的腿短壮粗实,像水牛。
它的尾巴呢,不长,宽而扁,像山羊。
啊!它和那么多的动物相像,可是,那么多的“像”组合在一起,就什么也不像了,它就是它自己——羚牛。
羚牛又叫扭角羚,繁殖率低,数量很少。它们和大熊猫、金丝猴一样,是稀有的珍贵动物。从体色上分有三种羚牛。分布在喜马拉雅的,体色棕黑,称喜马拉雅羚牛;分布在四川西部高原和西藏高原边界的,体色淡黄,称四川羚牛;分布在陕西秦岭山脉的,体色金黄,称金色羚牛,全身没有一根杂毛,在阳光照耀下,才好看呢。
羚牛性格孤僻,很少结群而居,常常独来独往,隐藏在陡峭的山脊、茂密的森林、险峻的悬崖和狭窄的沟涧中。因此,人们戏称,羚牛的“尊容”难得一见。
羚牛是素食动物,竹叶、野草,以及乔木、灌木的花、果、树叶、树皮、嫩枝,不拘粗细,都是它喜欢的食物。
羚牛身躯庞大,行动缓慢,步履蹒跚。因为它那五六百斤的身躯好像一座推不动、扳不倒的小丘,没有什么野兽敢和它抗争,它也就不必过多地防范敌人。一旦敢有来犯者,它也会怒睁双目,鼓鼻吹气,严阵以待。如果对方不识时务,羚牛就会奋起疾走,甚至跃过一两米高的树枝冲上前去,伸出它那坚强有力的前腿,挺起厚实宽厚的胸膛,或者低下头来用头角去迎击,迫使对方负伤而逃。但它很少主动出击,是很和善的。
(1)为什么说羚牛长相奇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羚牛除了长相奇特,还有以下特点: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3)羚牛从体色上分有三种:体色____________的,称____________;体色____________的,称____________;体色____________的,称____________。
(4)人们为什么难得一见羚牛的“尊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羚牛是素食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野兽不敢和羚牛抗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须臾间,洁白的鹤群已迅速升空,前后错落有致,一顶顶小红帽破云领先,长脖似___________,长腿如___________,舒展的翅膀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飘飘欲仙;惊鸿一___________,蓝天下只见一道道银光闪烁,那不是鹤在飞而是云在飞扬……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这段话描写了仙鹤的___________、脖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仙鹤飞行的美丽。
(3)这段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仙鹤的脖子比作___________,把腿比作___________,把翅膀比作___________。
(4)请展开想象,补写片段中省略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感悟。阅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将军愣住了,( )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 )了。他( )吸了一口气,( )地举起右手,举到( )处,向这位跟云中山( )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风雪中,传来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这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1)根据课文将第1自然段的内容补充完整。
(2)将军为什么又一次愣住了?此时他的心情怎样?他可能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文中画“”的句子的理解。
(4)短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 )
①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②胜利不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
③胜利肯定属于这样的队伍。
(5)面对那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老战士,假如你就是这个红军队伍中的一员,你会怎样想,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悲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活跃着一群特殊身影,她们中有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有女干部,也有普通女兵。饥饿、疾病、血战、死亡,没有什么能阻挡住她们前进的脚步,这一群可亲可敬的巾帼英雄在弥漫的硝烟中一路穿行。
作者常敬竹说,1995年冬天,他同作家董保存穿行在北京城区的大街小巷,苦苦寻找当年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那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他们依旧乐此不疲,因为每一个采访对象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惊喜,一种久违的精神在召唤着他们、激励着他们、感动着他们。
尽管,当年风华正茂、叱咤风云的红军女战士大多已经告别人世,而女红军留在漫漫征途上的那些美丽故事依然那样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1935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女红军们刚拖着疲倦的身体赶到贵州盘县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一群敌机嗡嗡地叫着突然从山后飞过来,其中一架快速俯冲下来,一阵激烈的机枪子弹迎头扫射,三枚炸弹投向休息营地。战士们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沟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势把一些人遮蔽起来,但要命的是一些红军伤员躺在担架上根本动不了。
贺子珍本来是隐蔽在路边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顾个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担架,这时,一枚炸弹投了下来,在她身边顿时腾起一股烟尘……
敌机飞走了,枪声、爆炸声停止了,硝烟和尘土渐渐消散开去。贺子珍的身体里嵌满了弹片,鲜血把军衣浸染得殷红。
一场紧张的抢救开始了。警卫员骑马去总卫生部请来李芝医生,为贺子珍救治。李芝先为贺予珍打了一支止血针,然后做了全身检查,发现在她的头部、上身、四肢共有17决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弹片,在没有实施任何麻醉的情况下,手术开始了。贺子珍疼得浑身大汗淋漓,眼里噙满泪花,却坚持一声不吭。身体浅层的弹片终于被一块块取出,而深入体内的弹片却难以取出,成为战争留给她的一份永久纪念。
(1)用“√”给下面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遮蔽(bì pì)嗡嗡(wēng wōng)殷红(yīn yān)弹(dàn tán)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动人心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华正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几个作家乐此不疲地去采访当年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重点写了谁的什么事?你知道她是谁吗?请你把题目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讲讲你所知道的长征中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段赏析。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1)用“______”画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
(2)“‘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句中的破折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语段中画“”的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段话,你想对老红军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