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7-9题。( 8 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念:                     (2)但:                   
(3)挐:                     (4)强: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文人雅士面对着大自然的美景时,往往会感慨丛生。请你联系上面两篇文章作者的生平遭遇,简要说说他们文中所表达情感的异同。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共l7分)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齐威王召阿①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②,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③,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④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⑤,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阿:古地名。②辟:开垦。③鄄(juàn):古地名。④烹:煮。古代的一种酷刑。⑤饰诈:掩饰,欺诈。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今齐地方千里(2)王之甚矣
(3)之曰(4)敢饰诈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求王天将降大任是人也
B.皆以美徐公所欲有甚生者
C.达汉阴征色,发
D.万钟我何加也泻出两峰之间者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1)邹忌是怎样讽谏齐威王的?(2分)

(2)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强于天下”的原因。(4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3——25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给文中划线句断句。(断两处)
是 故 古 之 王 者 建 国 君 民 教 学 为 先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② 是故古之王者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A.是再啮其言 B.其反激至石
C.湮沙上我如浮云 D.岂能暴涨携之去可以师矣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身边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2)时时而
(3)意不足(4)百姓得不安乐乎?
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甲】文中齐国“ 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用自己的话表述)。(4 分)

阅读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予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
B.不可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乃记之而则有国怀乡
D.水尤以其境过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百废兴具:通“俱”,都。
B.犬牙差互犬牙:狗的牙齿。
C.怡然不动饴然:呆呆的样子。
D.属予作文以记之作文:写文章。

下面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登临岳阳楼远眺洞庭湖时,往往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B.《小石潭记》第一段通过移步换景来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岳阳楼记》本是范仲淹应滕子京要求而作,文中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置个人之荣辱于身外的高尚情怀,同时也饱含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之意。
D.柳宗元用了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以其境过清”正是作者内心被贬的失意与。抑郁之情的体现。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题3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甲】【乙】选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作,但二者抒发的情感却不同,请结合选文分析有何不同?你更赞赏哪一种?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出师表》中的选文,完成11—15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准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的意思。
(1)以先帝遗德光:
(2)先帝拔以遗陛下简:
(3)亲贤臣,小人远:
(4)以陛下平明之理昭: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B.诚宜开张圣听
C.不宜妄自菲薄 D.叹息痛恨于桓、灵

翻译下列句子。
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②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其中一条,并就这条建议谈谈今天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