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 |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 D.中国经济文化压抑抹杀人性 |
有的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过程已经开始了。”他所说的“全球化已经开始”在当时主要指()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B.世界经济中心开始转移到美洲 |
C.世界开始成为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
D.美洲与欧洲开始出现区域性经济集团 |
1979年湖北省管的177种工业产品生产计划,全部是指令性的。到1984年,指令性的减少到44种,其余的改为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这说明了()
A.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与发展 |
B.对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的政策 |
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
成功开辟从欧洲直达印度新航线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 B.达·伽马 |
C.哥伦布 | D.麦哲伦 |
下图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
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