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将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比喻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三只兔子闹中华”形象地描述了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巨大作用。下列关于三人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 |
| B.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
| C.十月革命后,三人成为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 |
| D.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
1918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文,痛骂义和团:“我国民要想除去现在及将来国耻的纪念碑,必须要叫义和拳不再发生……”1924年,陈独秀却在《向导》中高度赞扬义和团:“还幸亏有‘野蛮’的义和团少数人,保全了中国民族史上的一部分荣誉”。造成陈独秀对义和团运动认识差距巨大的原因不包含
| A.事件性质变化 | B.时代背景变化 |
| C.作者立场变化 | D.主观动机变化 |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①③⑤ | D.①④⑤ |
1844年福州开埠;1853年以后,福州港口地位凸显,成为驰名中外的茶叶集
散地。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
| B.太平天国占领江浙地区 |
| C.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 |
|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反映了太平天国群众的政治经济诸多要求。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其重大价值在于
| A.提出顺应世界潮流的政治体制变革主张 |
| B.变土地私人所有制为“天下人同耕”的公有制 |
| C.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异曲同工 |
| D.打破土地兼并局面以实现“耕者有其田”理想 |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
| A.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税率 |
| B.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
| C.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 |
| D.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