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中”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之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如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最早出现在(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为1942~1944年陕甘宁边区庆阳县参议员统计表,它表明当地

A.停止划分阶级成分 B.实现了人人参政
C.扩大中农贫农权益 D.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

孙中山说:“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要去这种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里,他强调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新三民主义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从王阳明思想来看,人的心与万事万物之理,彼此是同一的”。以下言沦中,最能支撑汤因比这一论断的是

A.“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B.“减得一分人欲,便得一分天理”
C.“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D.“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

“举灭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王安石这一变法措施的作用不包括

A.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给予了农民人身自由 D.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

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平均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

A.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 B.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
C.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D.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