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
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
B.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
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
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
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军国主义色彩 | B.专制主义色彩 |
C.民族主义色彩 | D.民主主义色彩 |
参加了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A.好的政府会把人们变成天使 |
B.政府权力一定要受到监督 |
C.人们应当自觉遵守法律和法规 |
D.政府权力不能受到任何力量的控制 |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作者这句话指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 D.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
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
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 B.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
C.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 | D.法德两国君主立宪整体的确立 |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随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 B.德国君主立宪制 |
C.美国总统共和制 | D.法国民主共和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