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
| 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
| B.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
| 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
| 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
儒学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在儒学发展过程中,其思想体系成熟的重要标志为:()
| A.战国时期,蔚然大宗 | B.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 C.宋明时期,理学形成 | D.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
下列历史人物的改革没有使本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是
康有为认为,在“公车上书”四项主张中,只有一项是“立国自强之策”。这就是
| A.“下诏鼓天下之气” | B.“迁都定天下之本” |
| C.“练兵强天下之势” | D.“变法成天下之治” |
有人说,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这里的“要义”是指
| A.全面学习西方,全盘西化 | B.政府的重视和参与 |
| C.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 | D.封建统治腐朽 |
日本名人久坂玄瑞对“尊王攘夷”曾这样说:“诸侯终不足恃,公卿亦不足侍……除草莽志士纠合举义之外,别无他策。”“草莽志士”主要是指
| A.广大农民 | B.中下级武士 |
| C.新兴地主 | D.高利贷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