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的宝贵遗产,各国人民历经艰难曲折,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民主类型。
材料一 雅典人有这样的观念:一方面,公民个人参与政治的权利非常充分;另一方面,个人的权利必须建立在对共同利益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之下……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第一卷里就解释过,城邦是天然的存在,而个人是从属于城邦的。城邦有如整体,个人有如部分,部分脱离了整体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如果某一个人威胁到甚至伤害到共同体的利益,那么,这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就不复存在了,个人的利益是从属于共同体利益的。
——上海书评《黄洋谈雅典民主与西方民主传统》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雅典公民具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观念在雅典民主政治中的体现。
材料二 英、法两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发展进程简表
英国 |
法国 |
①1215年颁布《大宪章》,确立起有限君主 制的政治体制 ②1265年孟福尔召开议会,创立了英国议会的雏形,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③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起来 ④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⑤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⑥19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在英国确立 ⑦1832年、1867年和1884年三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
①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②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③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④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⑤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⑥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⑦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⑧1871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⑨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的一票多数通过了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制 |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法两国资产阶级民主制确立过程中各自呈现的特点。这些特点说明了什么?材料三图中两部文献是中国社会重大变革的产物,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请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以下图片是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和发展过程中的大事,观察图片回答
⑴图片一作为代议制的起点,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
⑵图片二的人物是谁?他执政时期作出了哪些重大的举措?
⑶图片三是英国议会改革,19世纪的英国议会改革主要经历几次?每次都是如何促进代议制的进步?图片三的这次改革后工人阶级开展的运动是什么?
⑷图片四反映英国两党开会的情景,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两党的发展演变。图片四与图片三是否有关系?为什么?
古今中外的政权十分重视救灾、减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一些官办救灾机构,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与官办救灾机构不同的是,民办救灾机构的钱粮等救助元素或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或来源于国民的义务纳输,或来源于乡绅、商贾的捐助。……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施国家减灾工程,兴修水利以防御水灾旱灾造成的损失;二是增加国家或民间村社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刍议》2006年第10期《新华文摘》
材料二 1844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规定8至13岁的儿童每天工作6.5小时,外加3小时教育时间;13至19岁的青工和女工每天工作12小时。1847年5月,十小时工作日的提案在下院通过,6月8日“十小时法案”得到王室批准成为法令。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材料三
材料四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担,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救灾、减灾的主要特点。秦国、隋朝在救灾、减灾方面的重要举措是什么?(8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10分)
(3)据材料三指出,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社会实施社会保障的具体做法。并指出田纳西等工程兴办的历史意义。(10分)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10分)
(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年10月,美国爆发严重经济危机后,当时美国总统胡佛称:“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繁荣。”胡佛政府还对大公司大企业提供优惠和财政援助,并降低其所得税。胡佛声称救济工人是慈善团体的事情,而不是联邦政府的责任。
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为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实行新政,前总统胡佛攻击新政是“敲富人竹杠”、“社会主义异端”,一些报纸也骂罗斯福吃“烤百万富翁”,称《社会保障法》是抄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罗斯福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指罗斯福政府――引者)挽救了它。”
请回答:
⑴胡佛信奉的是怎样的经济理论?
⑵罗斯福新政受到什么经济理论影响最大?(4分)
⑶胡佛及其追随者这样攻击罗斯福新政,说明了新政的什么特点?罗斯福的解释又说明了什么?(8分)
货币的兴衰,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国家兴,货币兴;国家亡,货币亡”这句话。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人类的经济画卷上,没有哪个细节能够与货币脱离瓜葛。黄金、白银、英镑、马克、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在世界货币的舞台上,有无数个角色上演着沉与浮的故事。在“现代经济学之父”凯恩斯眼中,随着野蛮的痕迹、超主权货币——黄金的演出落下帷幕,英镑打着“日不落”的旗号称雄世界,人类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个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然而,盛宴总会结束,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与一次经济大萧条,英镑黯淡退场了,美元以势不可当之势崛起。直到今天,我们的世界还是美元时代。
——据宋泓均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
材料二:当然,对于货币领袖这样的地位,任何国家都会觊觎。美元是否能够打破英镑盛极而衰的宿命,形成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长久主导权?美元如日中天,甚至出现“美元荒”时,有人说,美元可以基业长青;而2008年金融危机肆虐,美元态势减弱时,有人说,美元的好日子到头了。
——据宋泓均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
(1)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对东方的探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19世纪上半期,英镑确立了霸主地位,世界货币进入了英镑世纪。简要说明英镑确立霸主地位的原因。
(3)20世纪40年代,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是怎样确立的?简要说明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有利条件。
(4)“美元可以基业长青”和“美元的好日子到头了”这两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到了近现代,城市化已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城市已不仅是一张线形图或平面图,而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立体的社会,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载体和创造基地。给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出现第一个高峰。简要说明这一时期城市发展的原因。
(2)“城市发展和运行的动力在于近代工商业的成长。城市近代化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工业文明的注入。”结合史实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原因,指出城市发展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简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的原因。
(4)请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谈谈你对当前我国加速城市化进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