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封闭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当时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这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
——摘编自《广州十三行》
材料二 1843—1856年间中国生丝出口数量表(部分)
年份 |
总计(包) |
从广州出口 |
从上海出口 |
||
数量(包) |
百分比(%) |
数量(包) |
百分比(%) |
||
1943 |
1787 |
1787 |
100 |
— |
— |
1845 |
13220 |
6787 |
51.3 |
6433 |
48.7 |
1846 |
18746 |
3554 |
19.0 |
15192 |
81.0 |
1853 |
62896 |
4577 |
7.3 |
58319 |
92.7 |
1856 |
79196 |
— |
— |
79196 |
100 |
——摘编自程浩《试论鸦片战争后广州港对外贸易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
材料三 1950年至1988年广州对外贸易出口额年均增长率和占全国外贸年均比重统计表
年代 |
1950—1957 |
1958—1965 |
1966—1971 |
1973—1977 |
1979—1988 |
年均增长率 |
—1.7% |
17.16% |
3.26% |
20.65% |
23.20% |
占全国外贸年均额比重 |
4.63% |
5.02% |
4.41% |
5.78% |
7.86% |
——摘编自洪淮胜《解放以来的广州对外贸易》
(1)据材料一,简析18世纪后期广州十三行贸易繁盛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1843—1856年问中国生丝出口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上世纪50至80年代广州外贸出口额年均增长率的变化趋势。
(4)概述材料所述三个历史时期广州在全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二
图一五经书影图二 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综合分析材料二中两幅图片所反映出的汉代教育的历史信息。
(2)材料一和材料二是什么关系?(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研究课题小组在对民族复兴问题的研究中搜集到了以下两则材料:
材料一
1937年,红星照耀西方。该年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毛泽东的头像。在斯诺为他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头带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癯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
——《复兴之路》(环球时报)
材料二
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度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王桧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你认为毛泽东当时引起美国《生活》杂志高度重视的原因最有可能是什么?(列举两个具体史实)
(2)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到复兴的转折点。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提到的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予而后为正脉也"。
——李贽《焚书》
材料二 “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
——【法】伏尔泰《哲学辞典》(1764年)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中李贽的基本观点,这种观点的出现反映了儒学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有何不同?结合所学分析伏尔泰提出这种观点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则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荀子》
材料二 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也?曰分
——《荀子》
材料三 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荀子》
请回答:
(1)归纳三则材料中荀子的基本观点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荀子这些思想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提了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唐宋间历史文化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