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下列中国基本建设投资分配表数据分析可知,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结论正确的是
| 时间 |
1953—1957 |
1958—1962 |
1963—1965 |
1966—1970 |
1971—1975 |
1976—1980 |
| 农业 |
7.1 |
11.3 |
17.7 |
10.7 |
9.8 |
10.4 |
| 工业 |
42.5 |
60.4 |
49.8 |
55.5 |
55.4 |
52.6 |
| 其中:中国工业 |
36.4 |
54.0 |
45.9 |
51.1 |
49.6 |
45.9 |
A.逐步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B.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主要依靠对重工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
D.实现了农、轻、重的协调发展
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 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 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 |
| C.商业经营观念落后 | 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 |
读下表(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 时期 |
内容 |
备注 |
| 春秋 战国 |
牛耕、铁农具 |
|
| 都江堰、郑国渠 |
||
| 测知二十四节气 |
有利于安排农事 |
|
| 秦汉 |
耧车 |
提高播种效率 |
| 选种、育秧 |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
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并发展
中国古代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都来自( )
| A.官营手工业 | B.家庭手工业 |
| C.民营手工业 | D.私营手工业 |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这一调笑令所调笑的生产工具出现在( )
| A.春秋战国时期 | B.两汉时期 | C.三国时期 | D.隋唐时期 |
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
| 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 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
| 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 | 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