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
|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
|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以下两张图片是 1860 年发生在中国北方的“火烧圆明园”和中国南方的“洋枪队协助清军作战”。图中所反映的这种相互矛盾的现象说明外国侵略者
①要迫使清朝统治者屈服②要利用清政府镇压人民反抗
③要保护他们的既得侵华利益④要攫取更多的侵华权益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鸦片战争后)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从上述材料中能够获取的信息是:
①武夷北苑地区曾视种茶为“末业”②开口通商导致了对外贸易的逆差
③对外贸易刺激了茶叶种植的扩大④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
| 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开始于
| A.1840年 | B.1843年 |
| C.1858年 | D.1860年 |
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英状况描述正确的有
①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
②中国是自然经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③中国军事装备落后,英国武器先进
④中国闭关自守,英国已侵占印度等地,在东方建立起殖民体系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 C.①②③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