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趋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也.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三 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回答: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
(2)材料二中“冲动的办法”和“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措施分别是什么?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列宁为什么要调整政策?
(3)依据材料三,分析1929~1932年和1933~1937美国股市走势有什么不同?指出20世纪30年美国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有何新的突破?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观察下列图片
图一 签订《马关条约》图二 日本骑兵进入沈阳
图三 关东军司令部图四受降仪式
请回答 :
(1) 哪次战争导致图一所示事件的发生? 为什么说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列强对华侵略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
(2) 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扩张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 图二、图三说明为完成这一政策,日本采取了什么行动,结果如何 ?
(3) 根据图一、图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二次战争中国一败一胜的国际国内的最主要因素各是什么?
(4) 有人说图四所反映的战争是14年抗战,有人说是8年抗战,请根据相关史实对这两种说法加以说明。面对图四的签约场景,你的内心定会备受鼓舞。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州十三行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什么对外政策?分析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周恩来传》上卷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跪地外交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简析跪地外交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3)材料三反映了新时期中国怎样的外交政策?并指出其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两国独立后,为了发展民族经济,支持南部非洲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迫切需要修建坦赞铁路。坦赞两国在寻求西方大国和苏联帮助无果,1967年中国明确表示愿意帮助投资修建坦赞铁路。此后,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万人次。1976年坦赞铁路投入运营。坦赞两国人民乃至整个非洲把坦赞铁路誉之为“自由之路”。
材料二 70年代末,中国同非洲国家的经济合作出现了包括贷款、工程承包、合资、合营等多种形式的互利经济合作。……仅1999年,中国对非洲投资达0.95亿美元,设立企业54家。截至1999年底,非洲各国对华投资累计达5.2亿美元,投资涉及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等各个领域。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基本主题,中国积极参与了联合国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及利比里亚
的维和行动。
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与48个非洲国家领导人围绕“友谊、和平、合作、发展”这一主题,就建立和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达成共识。
(1)据材料概括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非关系的发展出现了什么变化?
(2)中非关系的发展不仅符合中非双方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整个世界的和谐发展。展望未来,你认为如何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与非洲虽然远隔重洋,但中非人民友谊源远流长、历久弥坚。中国和非洲的发展进步,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3年12月14日——1964年2月29日,周恩来总理访问亚非14国,期间,中国政府代表团的专机必须在突尼斯进行中途加油,当时两国无外交关系,按国际惯例,中国必须通过阿尔及利亚向突尼斯发出外交公函才行。受美苏的影响,突尼斯对中国并不太了解,经过反复斟酌后,布尔吉巴总统同意了中国方面的请求,并希望代表团能将“中途加油”升级为正式访问,还表示愿意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结果在访问的第二天,布尔吉巴总统就决定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此事成为外交史上的佳话。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突尼斯总统为何邀请并无外交关系的中国总理正式访问突尼斯。
材料二 2000年非洲统一组织(1963、5成立)执行主席、多哥总统埃亚德马曾说,非洲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不能袖手旁观……2002年7月,在非统组织的基础上,非洲联盟(AU)宣布成立,它是继欧盟之后成立的第二个重要的国家间联盟。力争在重大国际事务中能够用一个声音来说话……非盟成立以来,积极落实“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推动各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和争取外资及援助,以促进非洲大陆经济一体化……2005年3月,非盟和平与安全专员赛义德·金尼特说,非盟计划组建一支由1.5万人组成的非洲常备维和部队,以应对非洲大陆可能发生的冲突事件。
(2)依据材料二分析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非洲做出了怎么样的努力以避免“袖手旁观”?这些努力反映了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是妥协的艺术,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明图一、图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2)图四、图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中国取得了什么样的外交成就?
(3)图六是我国代表在第26届联大上的照片,你知道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吗?
(4)中央音像出版社准备发行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图六、图七、图八作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新中国外交成就被选入其中,你认为能够反映这一时期外交特点的标题应该是_____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网路转” |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
(5)图九中的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成为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请问:这个组织性质如何?
(6)上列图片反映出旧中国外交与新中国外交的历程,你读后会有哪些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