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趋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也.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三 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回答: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
(2)材料二中“冲动的办法”和“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措施分别是什么?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列宁为什么要调整政策?
(3)依据材料三,分析1929~1932年和1933~1937美国股市走势有什么不同?指出20世纪30年美国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有何新的突破?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2月)
材料二
材料三 第一条缔约双方……长期全面地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第七条……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1年7月)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并结合所学,指出当时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外交史上哪些重大成就?对中国外交产生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与材材一相比,我国对俄罗斯(苏联)外交政策有什么新变化?〔2分〕
(4)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坚持的外交方针是什么?你有何认识?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材料二梭伦规定,国家的官职应先由各部落分别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就从这些候选人中抽签选举。……梭伦又创立了一个四百人议会。每部落一百人,但他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贵族议会)。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三: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
其二:我手执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梭伦
材料四某国宪法的若干条文:
第十五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可命令他们退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张传玺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
(2)据材料二,指出梭伦调整政治机构方面的措施,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梭伦试图在改革中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说明该国的政体及其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上述不同政治制度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引自罗斯福总统就职时的演说
(1)材料一中的“试验”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在罗斯福担任总统期间,曾于1938年制订《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
(2)针对材料二中的内容,曾有美国人说这是法西斯主义,也有美国人说这是“潜滋暗长的社会主义”。你的看法是什么?请阐述你的理由?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历史进程,明确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1)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与中国共产党的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密切相关,请写出这次会议的名称和召开时间,(2分)并简要列举出这次会议的重要内容。
(2)在1984年国庆35周年庆典上,农民游行队伍的彩车上打出了“联产承包好”的标语(见图);在广阔的田野上,八亿农民正满怀喜悦地收获着改革的成果。
请回答: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是什么?这一变革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深圳,在1980年前还是一座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而今已成为名扬海外的现代城市,被称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邓小平曾为此欣然题词(见图)。
请回答:我国在1980年后,一共设置了五大经济特区,除深圳外,还有哪四个?(4分)
观察下列图片,阅读材料:
材料一:读下列图片信息
图1: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 图2: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
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材料三: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1)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
(2)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5——1900年和1912年——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内部原因。
(3)读材料三,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标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