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的《海国图志》说:“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 )。
A.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 | 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
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 | D.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 |
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
B.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
C.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 |
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 B.革命权利的学说 | C.社会契约的理念 | D.天赋人权的思想 |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A.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 |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
有学者指出:“那些为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原则(自由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17世纪的新英格兰已是一个法制国家 | B.美国的民主政治早在17世纪就开始孕育 |
C.17世纪的英国还处于封建势力的统治之下 | D.欧洲在17世纪时并未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 |
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资产阶级的要求。其内容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
A.都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 B.都反对压迫,要求平等、自由、民主 |
C.都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 D.都要求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法治”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