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减肥奇招
时下,许多人热衷于减肥。殊不知减肥也要讲究“劳逸结合”,松弛有度,偶尔使用一下奇葩的减肥招数,不仅能让紧绷的减肥神经放松一下,说不定减肥效果会更持久呢。
______________
玩俄罗斯方块不仅是一项不错的消遣活动,而且还具有减肥的功效呢。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杰吉•安德拉德做了一项实验,他告诉志愿者们玩三分钟的俄罗斯方块。但其实只有一半人真正开始玩游戏,另一半人则一直在等待游戏开始。研究结果发现,玩俄罗斯方块的志愿者比一直在等待游戏开始的志愿者的食欲减少了24%。
原来,人们吃零食的渴望一般只能持续几分钟。在这几分钟里,大脑会将食物可视化,不由自主地想象出享用美食的场景和由此带来的快感。大多数人在这样的诱惑下就会缴械投降,最终臣服在食物的诱惑下。而玩俄罗斯方块可以有效降低对富含脂肪的食物和零食的心理需求,阻止大脑将食物形象化。玩三分钟游戏,对食物的渴望就会消失殆尽,你不妨一试吧。
________________
这是日本人首创的一种减肥招数,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只要将大姆指放在耳垂后面,食指放入耳朵里面,来回转动20次就可以或者用棉花球轻轻挤压耳朵穴道:“胃点”在中间位置,“饥点”在前方位置。按照中国传统的医学理论,人的耳朵就是一个倒置的人体,耳垂是头,凹陷处是腹部,后面是躯背。当你按摩耳槽的时候,就能改变内分泌,改掉暴饮暴食的不良喜好。
原来,胖人脑部的摄食中枢通常对“吃饱了”这个讯息不敏感,以至于他们常在不知不觉中吃进太多的食物。而多刺激耳朵穴道,可以改善摄食中枢的敏感性,帮助你抵抗食物的诱惑。
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减肥界的一大奇葩招数。众所周知,可乐里含有大量的糖分,用它来减肥好像不是什么明智之举。但是,有人研究发现,可乐中的碳酸气体具有饱腹的作用,而且它本身的卡路里并不高。晚上不吃饭,来一听可乐,也可以抵抗一阵子肥肉的侵袭。
这一说法貌似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晚饭时,你既喝了可乐,又吃了大量的晚餐,这一方式就成了掩耳盗铃之举。如果你有足够的定力,可以不吃晚饭,那也就不需要用可乐来做幌子了。
_________________
这是澳大利亚一家俱乐部发明的一种新式瘦身法,他们认为束发可以刺激头皮的神经反射点,而这些反射点关联着身体的各个部位,由此可以加速血液流动,增加肌肉活动量,并促进脂肪燃烧。比如,从耳朵最高处至手指宽的地方对应的是痩双臂的区域,以此为中心将约1分钱硬币粗细的头发用橡皮绳绑起来,左右对称各绑一个,维持15分钟,这样就可以起到让双臂纤细的效果。不过,束发有疼痛,怕疼者慎选。
除了上面列举的几种,减肥的奇葩招数还有很多。目前,颇具争议的辟谷减肥法,能督促减肥者和自己的胃进行对话,告诉它自己是在为它减轻负担。
减肥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但这条路上也不乏绮丽的风景。以一种愉快的心情面对这些问题,说不定能迎来柳暗花明。                      (文/赵建伟,选自《知识窗》2014年8期。)
下列是填入文中横线上的小标题,其中不准确的—项是

A.玩俄罗斯方块减肥法 B.摸耳朵减肥法 C.喝可乐减肥法 D.束头发减肥法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A.玩俄罗斯方块的志愿者比一直在等待游戏开始的志愿者的食欲减少了24%。
B.中国传统的医学理论认为,耳朵的各个穴位对应人体的各个部位。
C.可乐里含有的糖分具有饱腹的作用,而且它本身的卡路里并不髙。
D.束发可以刺激头皮的神经反射点,而这些反射点关联着身体的名部位。

根据文意,下面人物的做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为了让自己的体重迅速下降,山山总是长时间地玩游戏。
B.听了医生的建德,小胖总是在进餐前轻按耳朵上的几个点可以降低食欲。
C.唐叔叔习惯在吃晚饭前喝一大杯可乐,为的是让自己少吃一点。
D.美容师告诉妈妈,轻轻拉扯发根可以帮助按摩头皮,达到帮助减肥的目的。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说明对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高高的玉米》,回答下题。
高高的玉米 【美】加里·卡特
吉姆·卡尔顿坐在厨房的窗边,望着烈日照射下的玉米地。今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他家屋子的周围满眼都是高高的玉米。
他的妻子休伊站在水槽边,用凉水洗胡萝卜。她时不时看一眼外面的天空。她巴望着天上出现云块,但还是烈日当空,看上去令人不安。已经二十七天没有下一滴雨了。
吉姆抬头瞧一眼不见一丝云彩的蓝天,叹一口气。“旱得太久了。眼睁睁地看着叶子被晒得卷起来,真拿老天爷没办法。”顿了一顿,他又说,“不过,担心也没什么用,只会让心情变得更糟。”
休伊是个壮实的女人,今年四十出头。她把胡萝卜放入水槽,然后擦干双手,向她的丈夫走过去。吉姆坐在轮椅里,一只脚往前伸着。
一个月前,他翻修谷仓的时候,不小心从高处摔到了地面上,造成腿部骨折。X光检查显示他的脊椎骨也受到了损伤。至于受损程度、吉姆以后是否还能行走,大夫当时还说不准。
休伊站在轮椅一侧,轻轻抚摩着吉姆的脖子。 “你说的有道理。”她低头看着他说道,“确实,干旱太让人焦心了。”
她瞅着窗外自家的菜园。他俩曾商量不去管园子里的蔬菜,让它们在烈日下自生自灭。
但他们家那三百英亩的玉米地,不管不行啊。
她弯腰吻了一下他的头。“咱们会没事的。”她平静地说。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吉姆的邻居帕皮·迪克森家的玉米叶子开始发黄、卷曲。
一天,休伊刚从菜园干活回来。吉姆告诉她,他刚刚跟帕皮通过电话。帕皮家的玉米不行了,几乎看不到穗子,连梗都被晒黄了。
“帕皮说,如果这个周末还不下雨的话,他要把他地里的玉米全部犁掉。”吉姆显得忧心忡忡。
“全部犁掉?”休伊看了吉姆一眼。
“他是那样打算的。可能他过分操心了。我们家的玉米种子跟他家是一样的,又是同时种下去的。可是我觉得我们家的玉米眼下还长得好好的。”
又过了几天,休伊从镇上办事回来。吉姆听到她开门的声音。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和她打招呼。
她走进屋里,目光中满是疑惑。
吉姆正襟危坐,但脸上满是笑容。她放下背着的包。“你不会是要告诉我,”她说,“天就要下暴雨了吧。”
“比那个好多了。刚才医生打电话来,说我后来的X光片看起来很好,比预想的要好。”
吉姆顿了一下。他笑得更灿烂了。
“医生估计我下个月就能走动了。”
“能走?”她直盯着他的眼睛,“他真的说你还能走?”她弯下腰,双手捧住吉姆的脸颊。
“这个消息真是太好了!”她含笑说道,忽然跳了起来,在屋子里轻快地转了几个圈。
“这个消息是不是比下暴雨还要好?”
“啊,是的,亲爱的。比下暴雨好上一百倍。”
“你知道,”他握住她的双手,“一个月前,我不知道今后咱们怎么生活,净朝坏处想了。然后来了好消息,
干旱一下子变得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是啊。那以后我就不用夜里偷偷摸摸去浇水了。”
“你是说,给菜园浇水?”
“菜园,还有从这屋子能看到的所有玉米地。”
“玉米地?”吉姆两眼盯着她看。
“面对天灾,我还能做什么呢?我改变不了天气,只能让你眼睛能看到的玉米长得好些。”她微笑着说。
屋外,依然是满眼的高高的玉米。
(选自《外国最好的小小说》)
小说开头多次写到“烈日”“干旱”,有什么作用?
品味下面句子,揣摩人物说话时的心情。
(1)“旱得太久了。眼睁睁地看着叶子被晒得卷起来,真拿老天爷没办法。 ”顿了一顿,他又说,“不过,担心也没什么用,只会让心情变得更糟。”
(2)“能走?”她直盯着他的眼睛,“他真的说你还能走?”她弯下腰,双手捧住吉姆的脸颊。
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休伊这个人物形象。
小说以“高高的玉米”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阅读本文和链接材料,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感悟。
【相关链接】
材料一: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其中一位受伤的小女孩,尽管身上有血迹,但她仍微笑着说:“我没事,我不哭,我很坚强。”
材料二:因病致残的巴雷尼,在母亲的鼓励和帮助下练习走路,做体操,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的严酷打击。后来,他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题。
单纯的境界
①单纯不是幼稚,更不是无知,单纯是一种心境,是诚恳务实的人,为了专心致力于所热爱的事业而竭力追求的一种简单心境,是人生摆脱喧嚣,洗尽铅华之后的另一种境界。
②佛语有言:“心系一处,杂念俱无,方可大进。”指的就是要心境单纯而只有一种信念,没有其他事物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所要完成的事情当中,精神集中而心境宁和,才可以取得较大的进步,才可以有所突破,有所造诣。
③西汉董仲舒研究儒学“三年不窥园”,为的是精力的高度集中;“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的是心无牵绊;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当中,在他的世界里只有水稻……试想,如果让董仲舒走出书房治理朝政,让大禹抽出时间照料家事,让袁隆平走出试验田接触社会里种种复杂的人际交往……那么这些成功者会取得这些成就吗?
④学者的心境应该是单纯的,“书生”所读是书,所想是书,所念是书,所爱仍是书。熊十力先生说:“学者之败,慕虚名而不务潜修也;品节之败,恋虚荣而不甘枯淡也。”他所提倡的“务潜修”“甘枯淡”也意指学者要心无旁骛,心系一念。
⑤心境极单纯的人往往在常人熟悉或练达的地方显得愚钝甚至一无所知。庄周宁愿“曳尾于涂中”也不求名达;陶朱公宁愿举家迁徙,也不愿做卿相;数学大师陈景润虽极具数学天赋,却有着极差的生活自理能力;释迦牟尼虽出身王室却离家出走,云游四方……是他们不喜欢荣耀繁华,不喜欢热闹的人际交往吗?他们只是明白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去追求。因此,虽然他们会在某些方面显得愚钝不谙人事,但他们在自己致力经营的地方却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正是他们心境单纯的目的,这也是他们智慧过人之处。
⑥单纯是一种境界,心境单纯的人在自己钟爱的土地上无声播种,默默耕耘,他们漠视名利,无心与他人计较、争夺,如寒冬里无意争春的红梅,独自开放,傲雪凌霜,把生命释放在强烈热爱、执着追求的事情当中,刚毅而令人敬佩。
⑦单纯的人不争名不求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天空云卷云舒”。但是在他们所致力的事情上,却有着强烈的热爱和执着的精神,这是他们的可爱之处,也是他们成功的原因。
(摘自《时文选粹》,略有改动)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达到“单纯的境界”?

请仿照第③段画线句子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文章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语段分析其作用。
文章第⑤段中加点的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心境极单纯的人往往在常人熟悉或练达的地方显得愚钝甚至一无所知。

阅读莫言《影响我一生的母亲》,完成下题。
①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②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③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以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④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⑤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后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⑥ 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⑦ 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文章记叙了和母亲相关的几件事?
说说下列加点词的作用。
(1)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
(2)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结合第③,④小节开头“最痛苦”“最深刻”,说说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着我对母亲的哪些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自备容器
孙道荣
①一家图书馆的墙上,贴着这样一张告示:本馆所有知识免费,请自备容器。读者看了,不禁莞尔。知识是免费的,可你得有盛知识的容器啊,这个容器就是你的大脑。不自备,别人永远帮不了你。
②去年到香港参加一个培训,课程安排在浸会大学。学校特别安排了一个教室,给我们这些内地来的短期进修生。教室外的走廊上,除了几样点心外,还有一桶纯净水和一壶咖啡,桌上放着不多的几只一次性纸杯。老师告诉我们,点心、水和咖啡,都是免费供应的,水和咖啡,最好用自己带的杯子盛,如果没有带的话,也可以使用一次性纸杯,但为了环保,请大家每天最好只使用一只。我注意到,课间休息时,老师宁愿跑很远的路,回自己的办公室拿杯子喝水,也没有一个人使用那些一次性纸杯。老师说,自备容器,已经成为大部分港人的一个自觉习惯。第二天,我们就都赶紧去便利店买来了玻璃杯。
③在浸会大学上了十多天的课,老师几乎没有发给我们一张复印的资料。而对于我们这些来自内地的学员来说,都想尽可能多地带一些香港的资料回去。老师似乎明白我们的想法,所以,每天讲完课,老师都会将自己的讲稿拷贝在教室的电脑里,学员们需要,可以用自己的U盘拷贝。我们几个忘带U盘的学生,除了拼命地记笔记外,就只能用自己的大脑这个容积最大的容器了。
④浸会大学附近的联福道上,有一间冷饮店,卖的冰镇可乐口感特别好,每次路过,我们都会忍不住买一杯尝尝。有意思的是,这家冷饮店的墙上,贴着一张告示:自备容器,可享受优惠,买中杯,送大杯。不少人是拿着自己的杯子去买可乐的,据说,用自己的杯子盛,同样的价钱,会多出二成的饮料。我们买的玻璃杯再次派上了用场。用玻璃杯喝可乐,味道比纸杯更纯粹。只是我们不明白,店老板省下了一个纸杯,却多付出二成的饮料,这不是亏本的生意吗?不过,看看人口这么密集的香港,大街小巷都那么干净就明白,为什么一个饮料店的小老板会做出这种蚀本的买卖了。
⑤自备容器,一个小小的举动,换来的可能是生存环境的大变化。
⑥记得小时候,妈妈一边在厨房里做饭,一边高喊,快去打瓶酱油来。于是,一个快乐的身影,手里握着一只泛黑的酱油瓶,飞快地向代销点跑去。有时候,我们也会拎着瓶子,帮爸爸打酒,帮奶奶打煤油……每一只瓶子,都是反复用了无数次,泛黄,泛黑,泛紫,看不出它的本色,不过,只要凑到瓶口嗅一嗅,这只瓶子是派什么用场的,就一清二楚了。那时候,我们的容器不多,每一个容器,都蕴涵着生活的滋味,让人们倍加珍惜。
⑦今天,还有谁会拎着一只瓶子去打酱油吗?没有了。超市里,几乎所有的东西,不是瓶装的、罐装的,就是袋装的、盒装的,包装都很精美,再也不需要我们自备容器了。而我们的家中,也到处都是用光了的废弃的瓶子、罐子、盒子、袋子,这些曾经的容器,当它们被掏空之后,就不再是容器了,成了垃圾。
⑧我怀念用瓶子打酱油的时代,那时候我们的容器不多,因此,我们总想着将它们装满。而有了一只自己的容器,我们就可以将我们的生活,盛装其中。
这篇文章表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选文第①段由图书馆的告示写起有什么表达作用?
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选文⑥-⑧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丑兵
莫言
①1976年冬天,排里分来了几个山东籍新战士,丑兵王三社就是其中之一。与其他人站在一起,恰似白杨林中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树,白花花的鸡蛋堆里滚出了一个干疤土豆。
②长得丑,就老老实实的,少出点风头吧,他偏不,他对任何事情都热心得让人厌烦,口齿又不太清楚,常常将我姓郭的“郭”字读成“狗”字,于是我在他嘴里就成了“狗”排长。
③不久,春节到了。省里的慰问团来部队慰问演出。政治处让我们排派十个公差去当临时服务员。我立即挑选了九个战士,命令他们换上新军装,就在我指指划划地做“战前动员”时,丑兵回来了。一进门就嚷:“‘狗’排长,要出公差吗?”他这一嚷破坏了我的兴致,我便气忿忿地说:“什么狗排长,猫排长,你咋呼什么!”他的嗓门立时压低了八度,“排长,要出公差吗?我也算一个。”我随口揶揄他说:“你去干什么?去让慰问团看你那副漂亮脸蛋儿?”这些话引得在一旁的战士们哈哈大笑。和丑兵一起入伍的小豆子也接着我的话茬说:“老卡(他们称丑兵为卡西莫多)你呀,还是敲钟去吧!”
④战士们又是一阵大笑。丑兵像是挨了两巴掌,本来就黑的脸变成了青紫色,他脑袋耷拉着,慢慢地退出门去。
⑤后来,丑兵向连里打了一个报告,到生产组喂猪去了。
⑥三年过去了,我已提升为副连长,主管后勤工作。
1979年初,中越边境关系紧张到白热化程度,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⑦动员大会之后,决心书,请战书一摞摞地堆在连部桌子上。有的人还咬破指头写了血书。全连唯有丑兵没写请战书。说实话,我很恼火。
⑧晚上,支委会正式讨论去南边的人员名单,会开到半截,丑兵闯了进来。
⑨指导员疑惑地笑着问:“王三社同志,你?”
⑩丑兵眼睛潮乎乎地说:“我想上前线。我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我也是个人,中国青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⑪丑兵被批准上前线了。
⑫开完欢送会,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就披衣下床,向丑兵住的房子走去——他单独睡在猪圈旁边一间小屋里。半个月亮明灿灿地照着营区,像洒下一层碎银。小屋里还亮着灯,我推开门走进去,丑兵正在用玉米糊糊喂一头小猪崽,见我进来,他慌忙站起来。把喂好的小猪抱进一个铺了干草的筐子里:“这头小猪生下来不会吃奶,放在圈里会饿死的,我把它抱回来单养……"
⑬我说:“小王,咱们就要分手了,你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吧,千万别憋在肚子里。”
⑭他沉吟了半晌:“副连长,我这次是抱着拼将一死的决心的,不打出个样子来,我不活着回来。
⑮“我不敢指望人们喜欢我,也不敢指望人们不讨厌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厌丑之心人亦皆有之。谁也不能扭转这个规律,就像我的丑也不能改变一样。但是,美,仅仅是指一 张好看的面孔吗?小豆子他们叫我卡西莫多,开始我认为是受了侮辱,渐渐地我就引以为荣了……
⑯“两年来,我读了不少书,并开始写一部小说。”
⑰他从被子下拿出厚厚一叠手稿,把手稿递给我,我小心翼翼地翻看着,从那工工整整的字里行间,仿佛有一支悠扬的歌子唱起来,一个憨拙的孩子沿着红高粱烂漫的田间小径走过来……
⑱“副连长,我就要上前线了,这部稿子就拜托您给处理吧……”
⑲我紧紧地拉着他的手:“好兄弟,谢谢你,谢谢你给我上了一场人生课……”
⑳几个月后,和丑兵一块上去的战友纷纷来了信,但丑兵和小豆子却杳无音讯。
㉑丑兵的小说投到一家出版社,编辑部很重视,来信邀作者前去谈谈,可是丑兵却如石沉大海一般,这实在让人心焦。
㉒终于,小豆子来信了。他写道:……我和三社并肩搜索前进,不幸触发地雷,我眼前一黑,就倒了下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感觉到被人背着慢慢向前爬行。我大声问:“你是谁?”他瓮声瓮气地说:“老卡。”我挣扎着要下来,他不答应。后来,他越爬越慢,终于停住了。我意识到不好,赶忙喊他,摸他。我摸到了他流出来的肠子……
㉓丑兵死了,竟应了他临行前的誓言。我的泪水打湿了信纸,心也一阵阵痉挛。
(选自《莫言中短篇小说散文选》,有删改)
分析以下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恰似白杨林中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树,白花花的鸡蛋堆里滚出了一个干疤土豆。
(2)半个月亮明灿灿地照着营区,像洒下一层碎银。
起初被人叫“老卡”,丑兵很受打击,后来他却自称“老卡”,对此,你如何解读?
“好兄弟,谢谢你,谢谢你给我上了一场人生课……”请探究“人生课”在全文中的深刻意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