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虽有佳肴》,完成问题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
(1)不知其旨也( )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3)学学半( )
(4)是故古之王者( ) 翻译下列句子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读了这两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认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
【甲文】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使楚》)
【乙文】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②深矣,常有以自下③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④。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①御:马夫。 ②志念:志向和兴趣。③自下:谦虚 ④抑损:谦逊,抑制(自己的骄态)。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缚者曷为者也 (2)其实味不同
(3)夫问其故 (4)晏子荐以为大夫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2)既而归,其妻请去。读了乙文,你觉得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甲文中晏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反驳后,楚王为什么笑着说“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乙文“御之妻”用什么方法教育了丈夫,请举例说明。
阅读《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① 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⑤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⑥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以:同“已”,已经。⑥营护:料理,护送。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 (2)禹锡终易连州
(3)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 (4)时人义之下列加点字与“请以柳州授禹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是()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
B.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于园》) |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
D.明日,普又以其人奏。(《赵普》) |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译文: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1)为友:
(2)为官:
(3)为师:
常熟有桑悦者,字民怿。书过目,辄焚弃,曰:“已在吾腹中矣。”为诸生,上谒监司,曰“江南才子”。监司大骇,延之校书,预刊落①以试悦。文意不属者,索笔补之。学士丘濬重其文,属使者善遇之。使者至,问:“悦不迎,岂有恙乎?”长吏皆衔②之,曰:“无恙,自负才名不肯谒耳。”使者遣吏召不至,益两使促之。悦怒曰:“始吾谓天下未有无耳者,乃今有之。与若期,三日后来,渎③则不来矣。”使者恚,欲收悦,缘濬故,不果。三日来见,长揖使者。使者怒,悦脱帽竟去。使者下阶谢,乃已。所著书,颇行于世。
【注】①刊落:削除,删去。②衔:怨恨。③渎:轻慢。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⑴学士丘濬重其文()⑵上谒监司()
⑶与若期,三日后来()⑷使者下阶谢,乃已()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预刊落以试悦
A.吾欲辱之,何以也 | B.以丛草为林 |
C.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D.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
翻译下列句子。
(1)悦不迎,岂有恙乎?
(2)始吾谓天下未有无耳者,乃今有之。桑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阅读《幼时记趣》,回答10-14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请用“/”为下面两句话标注朗读停顿(每句只标一处)。(2分)
故时有物外之趣。
使其冲烟飞鸣。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 明察秋毫 (2) 项为之强
(3)以丛草为林 (4)盖一癞蛤蟆也选出下列句中“之”用法不同的一项:()
A 心之所向 B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C 驱之别院 D 何不试之以足翻译下列句子。
①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为什么会产生“物外之趣”?
道旁苦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折枝:压弯了树枝),诸儿竞走取之,惟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解释加点的字。
(1)尝与诸小儿游( )(2)诸儿竞走取之( )(3)惟戎不动( )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则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