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兰亭诗
王羲之
三春启群品①,寄畅②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瞰绿水滨。
寥朗③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④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注释】①群品:指万物。品,类。②寄:即寄托。畅:畅快的心情。③寥朗:空阔明朗。④群籁:指诗人耳闻的大自然中种种音响,亦指万物。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简要分析。
该诗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注]这首词是作者元丰五年(1082)九月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历来为人称道。试简要赏析其表现手法。
答: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海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 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 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 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 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①莫愁:相传是战国时的女子,貌美如仙,爱好歌舞。②梁广:画家,擅画海棠。
(1)本诗的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描写海棠?请选择其中一联赏析。
(2)请简要分析尾联中“羡”字所蕴含的情感。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示秬秸①
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jù)、张秸(jiē)。张耒(lěi),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论文学创作渊源于三苏,提倡文理并重,以为“文以意为车,意以文为马,理强意乃胜,气盛文如驾。”
(1)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式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小孤山
[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有人说,第二句中的“渺茫”有不止一层含义,谈谈你的理解。(4分)


(2)“春江正渺茫”与“征帆何处泊”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3)诗的前三句和第四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