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黄福,字如锡,昌邑人。洪武中,由太学生历金吾前卫经历。上书论国家大计。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侍郎。建文时,深见倚任。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帝置不问,复其官。已,督安南军饷。安南既平,郡县其地,命福以尚书掌布政、按察二司事。时远方初定,军旅未息,庶务繁剧。福随事制宜,咸有条理。上疏言:“交趾赋税轻重不一,请酌定,务从轻省。”又请:“循泸江北岸至钦州,设卫所,置驿站,以便往来。开中积盐,使商贾输粟,以广军储。官吏俸廪,仓粟不足则给以公田。”又言:“广西民馈运,陆路艰险,宜令广东海运二十万石以给。”皆报可。于是编氓籍,定赋税,兴学校,置官师。数召父老宣谕德意。戒属吏毋苛扰,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时群臣以细故谪交趾者众,福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镇守中官马骐怙宠虐民,福数裁抑之。骐诬福有异志。帝察其妄,不问。仁宗即位,召还,命兼詹事,辅太子。福在交趾凡十九年。及还,交人扶携走送,号泣不忍别。宣德七年,帝改福官南京。明年兼掌南京兵部。英宗即位,加少保,参赞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机务。留都文臣参机务,自福始。隆用福言,政肃民安。正统五年正月卒,年七十八。成化初,赠谥忠宣。福丰仪修整,不妄言笑。历事六朝,多所建白。公正廉恕,素孚于人。当官不为赫赫名,事微细无不谨,忧国忘家,老而弥笃。自奉甚约,妻子仅给衣食,所得俸禄,惟待宾客周匮乏而已。初,成祖手疏大臣十人,命解缙评之,惟于福曰:“秉心易直,确乎有守。”无少贬。 (节选自《明史》)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奇之 奇:认为奇特 |
B.郡县其地 郡县:设置郡县 |
C.皆报可 报:禀报 |
D.数召父老宣谕德意 数:屡次、多次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 |
B.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 |
C.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 |
D.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福经历六朝,颇受皇帝器重。太祖越级提拔他;成祖虽把他列入奸党名列,但仍重用他;英宗时,他开启了留都的文臣参预机务的先河。 |
B.黄福为政有方,处理政事有条不紊。安南初定,事务繁杂,他因事制宜,编制户籍、制定赋税、兴办学校,向父老宣讲皇帝的恩德和旨意。 |
C.黄福为官清廉, 不事家产。他自己的生活非常俭约,家资仅够妻子儿女衣食,所得的俸禄,只用于接待宾客和周济贫困的人罢了。 |
D.黄福为人正直,爱憎分明。他对被贬到交阯的官员加以拯救和周济,并且和他们共事。而对侍欺压百姓的马骐,黄福则多次压制他。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福丰仪修整,不妄言笑。历事六朝,多所建白。公正廉恕,素孚于人。
译文:
(2)成祖手疏大臣十人,命解缙评之,惟于福曰:“秉心易直,确乎有守。”
译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蒯恩,字道恩,兰陵承人也。高祖①征孙恩,县差为征民,充乙士,使伐马刍②。 恩常负大束,兼倍余人,每舍刍于地,叹曰:“大丈夫弯弓三石③,奈何充马士!” 高祖闻之,即给器仗,恩大喜。自征妖贼,常为先登,多斩首级。既习战阵,胆力过人,诚心忠谨,未尝有过失,甚见爱信。于娄县战,箭中左目。
从平京城,进定京邑,以宁远将军领幢。随振武将军道规西讨,虏桓仙客,克偃月叠,遂平江陵。义熙二年,贼张坚据应城反,恩击破之,封都乡侯。从伐广固,又有战功。卢循逼京邑,恩战于查浦,贼退走。与王仲德等追破循别将范崇民于南陵。循既走还广州,恩又领千余人随刘籓追徐道覆于始兴,斩之。迁龙骧将军、兰陵太守。
高祖西征刘毅,恩与王镇恶轻军袭江陵,事在《镇恶传》。以本官为太尉长兼行参军,领众二千,随益州刺史朱龄石伐蜀。至彭模,恩所领居前,大战,自朝至日昃,勇气益奋,贼破走。进平成都,擢为行参军,改封北至县五等男。高祖伐司马休之及鲁宗之,恩与建威将军徐逵之前进。逵之败没,恩陈于堤下。宗之子轨乘胜击恩,矢下如雨,呼声震地,恩整厉将士,置阵坚严。轨屡冲之不动,知不可攻,乃退。高祖善其能将军持重。江陵平定,复追鲁轨于石城。轨弃城走,恩追至襄阳,宗之奔羌,恩与诸将追讨至鲁阳关乃还。恩自从征讨,每有危急,辄率先诸将,常陷坚破阵,不避艰险。凡百余战,身被重创。高祖录其前后功劳,封新宁县男,食邑五百户。高祖世子为征虏将军,恩以大府佐领中兵参军,随府转中兵参军。高祖北伐,留恩侍卫世子,命朝士与之交。恩益自谦损,与人语常呼官位,而自称为鄙人。抚待士卒,甚有纪纲,众咸亲附之。迁咨议参军,转辅国将军、淮陵太守。世子开府,又为从事中郎,转司马,将军、太守如故。
入关迎桂阳公义真。义真还至青泥,为佛佛虏④所追,恩断后,力战连日。义真前军奔散,恩军人亦尽,为虏所执,死于虏中。
南朝•梁 沈约《宋书•蒯恩传》
高祖:南朝宋高祖刘裕。②刍:喂牲畜的草。③弯弓三石:石dàn,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这里指开挽三石重的强力弓箭。
④佛佛虏:佛佛,南北朝时对夏主赫连勃勃的称呼;虏,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舍刍于地舍:住宿 |
B.从平京城从:跟随 |
C.逵之败没没:通“殁”,死亡 |
D.身被重创被:遭受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恩战于查浦将有事于西畴 |
B.恩以大府佐领中兵参军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C.恩所领居前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D.恩与诸将追讨至鲁阳关乃还何乃太区区 |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循既走还广州,恩又领千余人随刘籓追徐道覆于始兴,斩之
(2) 义真前军奔散,恩军人亦尽,为虏所执,死于虏中试结合第Ⅰ卷文言文简要叙述蒯恩“胆力过人,诚心忠谨”的具体表现。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既以廷议数与满大臣忤,屡招党讦,乃具疏力求去。
(2)择其事之关主德裨治理者,博采先儒之论,以己意附之,旁推交通,一以仁义为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徐元文,字公肃,号立斋。江苏昆山人。年十四,补诸生。顺治十一年,赐进土第一。康熙初元,坐罣误,谪銮仪卫经历,阅四年,事白,复原官。丁外艰,与两兄日居丧次,酌古礼行之。起复,补国史院修撰,迁秘书院侍读,典试陕西。累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超拜左都御史。二十七年十二月,迁刑部尚书,甫旬日,调户部。二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公既以廷议数与满大臣忤,屡招党讦,乃具疏力求去;上许原官致仕,即日辞朝。舟过临清,关吏大索,虽酱瓿之属皆发视,仅得图书数千卷,馔金三百而已。皆啧叹。三十年七月,薨于里第,年五十有八。
公之在成均也,毅然以师道自任,疏请准顺治间例,令直省学臣选拔文行兼优之士,复取乡试副榜额,并送监肄业。得旨下部著为令。莅学四年,端士习,正文体,条教大饬。充日讲起居住官时,圣祖诏公用通鉴与四书参讲。公与桐城张文端取《通鉴纲目》,择其事之关主德裨治理者,博采先儒之论,以己意附之,旁推交通,一以仁义为本。
康熙十八年,特召监修《明史》。学士充监修,非故事也,请辞,不许。因请购遗书,征遗献,荐故给事中李清、主事黄宗羲及原任副使曹溶、主事江懋麟,布衣黄虞稷、诸生姜宸英、万言。部议不允,特旨从之。宗羲、溶,并以老不至,而各上所著书,诏并付史馆。
公与兄健庵俱好士延揽奖借如不及累散于金赴人之急晚年官逾贵常戚戚如有忧者。内行修洁,苞苴之使不及门。御家人严整,退食之暇,匡坐读书而已。待兄弟极友爱,然恒以道义相规切。历充《孝经衍义》、《政治训典》、《方略》、《一统志》总裁。著《含经堂集》若干卷。
(选自《清代学人列传》)
[注]罣:被别人牵连而受到处分或损害。酱瓿:指盛酱的器物。成均:泛称官府设置的最高学府,文中指国子监。苞苴:借指贿赂或馈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坐罣误,谪銮仪卫经历坐:因……而犯罪 |
B.迁秘书院侍读,典试陕西典:主持。 |
C.虽酱瓿之属皆发视发:发现 |
D.端士习,正文体,条教大饬饬:整顿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三十年七月,薨于里第得复见将军于此 |
B.因请购遗书因宾客至相如门前谢罪。 |
C.毅然以师道自任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
D.公与桐城张文端取《通鉴纲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与兄健庵/俱好士延揽奖借/如不及累/散于金赴人之急/晚年官逾贵常/戚戚如有忧者 |
B.公与兄/健庵俱好士/延揽奖借/如不及累散/于金赴人之/急晚年官逾贵/常戚戚如有忧者 |
C.公与兄健庵俱好/士延揽奖借/如不及累散/于金赴人之急/晚年/官逾贵常/戚戚如有忧者 |
D.公与兄健庵俱好士/延揽奖借如不及/累散于金/赴人之急/晚年官逾贵/常戚戚如有忧者 |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元文14岁时被录取为当地生员。顺治十一年,高中进士第一名。康熙初年,降职调任銮仪卫,经过四年的时间才恢复了原职。 |
B.徐元文曾任国史院修撰、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刑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等职,晚年辞职回家,皇上允许他仍享受原来的官职待遇。 |
C.徐元文在国子监任职的时候,上疏请求让各省学官推举品学兼优的读书人和乡试副榜生,送入太学学习。他的建议被采纳,并颁布实施。 |
D.徐元文平时品行纯洁,行贿送礼的人不登门。他管理家人非常严格,闲暇的时候就端正地坐着读书,对待兄弟非常友爱,总是用道义相劝戒。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傅縡字宜事,北地灵州人也。父彜,梁临沂令。縡幼聪敏,七岁诵古诗赋至十余万言。长好学,能属文。
太清末,丁母忧,在兵乱中,居丧尽礼,哀毁骨立,士友以此称之。后依湘州刺史萧循。循颇好士,广集坟籍,縡肆志寻阅,因博通群书。王琳闻其名,引为府记室。琳败,随琳将孙玚还都。时陈文帝使颜晃赐玚杂物,玚托縡答谢,词理周洽,文无加点。晃还言之文帝,召为撰史学士。
縡笃信佛教,从兴皇寺慧朗法师受《三论》,尽通其学。寻以本官兼通直散骑侍郎使齐,还,累迁太子庶子、仆。
后主即位,迁秘书监、右卫将军,兼中书通事舍人,掌诏诰。縡为文典丽,性又敏速,虽军国大事,下笔辄成,未尝起草,沈思者亦无以加,甚为后主所重。然性木强,不持检操,负才使气,陵侮人物,朝士多衔之。会施文庆、沈客卿以□佞见幸,专制衡轴,□縡益疏。文庆等□共谮之,后主收縡下狱。縡素刚,因愤恚,于狱中上书曰:“夫人君者,恭事上帝,子爱黔黎,省嗜欲,远谄佞,未明求衣,日旰忘食,是以泽被区宇,庆流子孙。陛下顷来酒色过度,不虔郊庙之神,专媚淫昏之鬼。小人在侧,宦竖弄权,恶忠直若仇雠,视百姓如草芥。后宫曳绮绣,厩马余菽粟,兆庶流离,转尸蔽野,货贿公行,帑藏损耗,神怒人怨,众叛亲离。恐东南王气,自斯而尽。”书奏,后主大怒。顷之稍解,使谓曰:“我欲赦卿,卿能改过不?”縡对曰:“臣心如面,臣面可改,则臣心可改。”后主于是益怒,令宦者李善度穷其事,赐死狱中。
(选自《南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好学,能属文 属:写作 |
B.循颇好士,广集坟籍 坟:墓穴 |
C.累迁太子庶子、仆累:多次 |
D.恶忠直若仇雠 恶:憎恶 |
在第四段的空格内填入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会施文庆、沈客卿□佞见幸,专制衡轴,□縡益疏。文庆等□共谮之,后主收縡下狱。
A.以而因 | B.因则而 |
C.以则为 | D.因而则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清末,丁母忧,在兵乱中,居丧尽礼,哀毁骨立,士友以此称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性木强,不持检操,负才使气,陵侮人物,朝士多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傅縡性刚,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材料二: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用斜线“/”给上面文中的面线部分断句。(限3处)
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这两则材料分别出自庄子的《》与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读了这两段文字,等于观赏了两场艺术表演。你觉得庖丁解牛和文与可画竹有什么共通性?
对于庖丁解牛与文与可画竹,你更欣赏哪一种艺术表演?请谈谈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