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采石矶
[清]张之洞
艰难温峤东征地,慷慨虞公北拒时。
衣带一江今涸尽,祠堂诸将竟何之。
众宾同洒神州泪,尊酒重哦夜泊诗
霜鬓当风忘却冷,危栏烟柳夕阳迟。
【注】①甲午战争爆发后,张之洞由南京回到武汉任湖广总督,这首诗是他归舟经采石矶时所作。②温峤:东晋名将,曾率领水军平定张峻起义。③虞公:南宋大臣虞允文曾率军和完颜亮大战。④夜泊诗:东晋镇西将军谢尚舟行经牛渚,听到袁宏在邻舟吟诗,对他大加赞赏。
这首诗不似一般的登临之作,诗人不再是登临览胜,逸兴横飞,而是抒发了自己无限的感慨,你能说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感慨吗?
答:                                                                                                                       
这首诗的结尾有何特色?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波媚
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③,应待人来。
注 ①这首词写于陆游四十八岁在南郑(今属陕西)任上时。南郑是当时抗金的前线。高兴亭,在甫郑城的西北,正对当时在金占领区内的长安南山。②烽火;此指报前线无事的平安烽火。③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均为唐代长安的名胜。
(1)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绪?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云藏鹅湖山
章谦亨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
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一样白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注 ①六丁:道教中的火神。
(1)有人说,“偷”字在词中最为传神,试加以分析。
(2)作者观赏鹅湖山时的心情怎样?试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清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有人评价说: “一点飞鸿影下”显示了白朴的写作技巧,请简析。
(2)《天净沙·秋》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作品内容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宋]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技。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①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②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该国社会繁荣祥和。
(1)从对比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本诗。
(2)这首词第二句中的“惊”字能换成“见”字吗?为什么?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点绛唇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1)首句“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中的“愁”字贯穿全词,请具体赏析。
(2)明代陆云龙在《词菁》中称道此词是“泪尽个中”,《云韶集》也盛赞此作“情词并胜,神韵悠然”。请从“情、词(炼字、字词等)”两个角度分析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