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赵璜,字廷实。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济南知府。猾吏舞文,积岁为蠹。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汉庶人①牧场久籍于官,募民佃。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阅七年,政绩大著。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除名。瑾诛,复职。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寻调山东。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 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曲阜为贼破,阙里林庙在旷野,璜请移县就阙里,从之。擢工 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以边警改理畿辅②戎备。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
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裁宦官赐葬费及御用监料价,革内府酒醋面局岁征铁砖价银岁巨万。嘉靖元年进尚书。刘谨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③仍旧。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会方修仁寿、清宁宫,费不继。磺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帝可之。诏营后父陈万言第,估工值六十万,磺持之。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诏狱。璜言:“二臣无与,乞罪臣。”帝不听。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二人获释,工价亦大减。诏建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侯仁寿宫成,徐议其事,帝不许。顷之,以灾异申前请,帝始从之,并罢仁寿役。
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廷臣乞留,不许,驰驿给夫廉如故事。璜有干局,多智虑。事棼镨,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既去,人争荐之。十一年召复故官,未上卒。赠太子太保,溢庄靖。                                                               (节选自《明史·赵璜传》)
[注]①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照。②畿辅:国都附近的地方。③中旨令:皇帝白宫廷发出的亲笔命令。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调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庶人牧场久于官籍:登记
B.巡抚朱钦事坐:因,受牵连
C.诏营后父陈万言第:府第宅院
D.中官不敢挠,故得其职举:被举荐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逐吏代之置之地,拔剑撞破之
B.帝即位,斥予民作《师说》贻之
C.璜请特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不如善遇之
D.万言诉帝此非孟德之田周郎者乎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赵璜体恤民生的一组是
①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           ②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
③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     ④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
⑤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   ⑥二臣无与,乞罪臣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璜治理政务政绩卓出。任职济南时,不良权贵,保住了农户租种的牧场的土地。
B.璜烙尽职守,担任左侍郎时,能大胆裁减内廷开支,缩减皇室的工程造价。
C.尽管赵璜没有听从朝廷大臣的意见依然辞职、但朝廷对他的车马供应仍按旧例。
D.赵璜很有才干,在他人为纷乱错杂的事件观望惊讶时,他能立即找到处理的办法。

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
(2)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咱安,再请贷。  
(3)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岳起,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三十六年举人。累擢户部员外郎、翰林院侍讲学士、詹事府少詹事。五十六年,迁奉天府尹。前官贪黩,岳起至,屋宇器用遍洗涤之,曰:“勿染其污迹也!”与将军忤。居年余,擢内阁学士。寻出为江西布政使,殚心民事。值水灾,行勘圩堤,落水致疾。诏嘉其勤,许解任养疴。
嘉庆四年,特起授山东布政使。未几,擢江苏巡抚。清介自矢,僮仆仅数人,出屏驺从,禁游船声伎,无事不许宴宾演剧,吴下奢俗为之一变。疏陈漕弊,略曰:“京漕积习相因,惟弊是营。米数之盈绌,米色之纯杂,竟置不问。旗丁领运,无处不以米为挟制,即无处不以贿为通融。推原其故,沿途之抑勒,由旗丁之有帮费;旗丁之索帮费,由州县之浮收。除弊当绝其源,严禁浮收,实绝弊源之首。请下有漕各省,列款指明,严行禁革,俾旗丁及漕运仓场,无从更生观望冀幸之心。”诏嘉其实心除弊。
八年,入觐,以疾留京,署礼部侍郎。会孝淑皇后奉移山陵,坐会疏措语不经,革职留任。寻命解署职,遂卒。帝深惜之,赠太子少保,赐恤如例。
无子,诏问其家产,仅屋四间、田七十六亩。故事,旗员殁无嗣者产入官。以起家清贫,留赡其妻;妻殁,官为管业,以为祭扫修坟之资。异数也。妻亦严正,起为巡抚时,一日亲往籍毕沅家,暮归,饮酒微醺。妻正色曰:“毕公耽于酒色,不保其家,君方畏戒之不暇,乃复效彼耶?”起谢之。及至京,居无邸舍,病殁于僧寺,妻纺绩以终。吴民尤思其德,呼曰岳青天,演为歌谣,谓可继汤斌云。(节选自《清史稿》)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将军忤。忤:抵触
B.旗丁及漕运仓场 俾:使
C.京漕积习相因:沿袭
D.会疏措语不经坐:居留,停留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岳起“廉洁”的一组是( )
①行勘圩堤,落水致疾②僮仆仅数人,出屏驺从
③严禁浮收,实绝弊源之首④以起家清贫,留赡其妻
⑤居无邸舍,病殁于僧寺⑥呼曰岳青天,演为歌谣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 ③⑤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
归有光
公讳宪卿,字廉甫。世居苏州昆山之罗巷村,以耕农为业,父始入居县城。山阴萧御史鸣凤奇其姿貌,曰:“是子他日必贵,吾无事阅其卷矣。”选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历迁郎中。吏在司者,莫不怀其恩。江右田土不相悬,而税入多寡殊绝。巡抚傅都御史议均之。公在粮储道,为法均派折衷,最为简易。
升山东按察司副使,兵备临清。先是虏薄京城,又数声言从井陉口入掠临清。临清绾漕道,商贾所凑,人情恇惧,公处之宴然。或为公地,欲移任。公曰:“讵至于此?”境上屯兵数万,调度有方,虏亦竟不至。师尚诏反河南,至五河,兵败散,独与数骑走莘县,擒获之。在镇三年,商民称其简静。瓯宁李尚书自吏部罢还,所过颇懈慢。公劳送礼有加,李公甚喜,叹曰:“李君非世人情,吾因以是识其人。”景王封在汉东,未之国,诏命德安造王府,公董其役。奏水灾,乞蠲贷。亲行鄂渚云梦间,拊循之。
公仕宦二十余年,未尝一日居家。山东获贼,湖广营造,东南平倭,累有白金文绮之赐。而提督采运之擢,旨从中下,盖上所自简也。公事母孝谨。每巡行,日遣人问安。还,辄拜堂下。母茹素,公跽以请者数,不得已,为之进羞膳。
在江陵,有所使吏迟至。公问其故,言:“方食市肆中,又无马骑。”故事,台所使吏廪食与马,荆州夺之。公曰:“彼少年,欲立名耳。”竟不复问。所居官,廉洁不苛。采办银无虑数百万,先时堆积堂中,公绝不使入台门。第贮荆州府,募召商夷,赏购过当,人皆怀之。故总督三年,地穷边裔,而民夷不惊。以是为难。
余与公少相知,诸子来请撰述。因就其家得所遗文字,参以所见闻,稍加论次,上之史馆。谨状。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临清绾漕道,商贾所凑凑:会合、聚集
B.亲行鄂渚云梦间,拊循之拊循:安抚、抚慰
C.盖上所自简也简:简缩、精简
D.稍加论次,上之史馆论次:论定编次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耕农为业臣供养无主
B.税入多寡殊绝渔父见问之曰
C.公处宴然三五夜,明月半墙
D.吾以是识其人宾客至蔺相如门谢

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李宪卿一身廉洁为政不苛的一组是()
①吏在司者,莫不怀其恩②公在粮储道,为法均派折衷
③累有白金文绮之赐④“彼少年,欲立名耳。”竟不复问
⑤公绝不使入台门⑥募召商夷,赏购过当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⑥ D.④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公祖上世代居住乡村,历以耕种为业,至其父方始迁入县城居住,山阴萧御史为李公的姿容相貌所惊奇,对他很是赞赏,认定此人日后必定显贵。
B.李公任临清兵备之职时,面对人心惶惧的局势,毫不畏惧,泰然处之,拒绝了他人所作的调任安排,采取措施积极防御,调度得法,最终俘获了虏帅。
C.李尚书自吏部被罢官还乡,沿途所到之处对他均怠慢无礼,惟李公的态度和行为与众不同,以礼迎送,倍加热情,李尚书非常高兴,内心赞叹不已。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撰写而成,从中可见李公的为人为官之道。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虏薄京城,又数声言从井陉口入掠临清。
(2)景王封在汉东,未之国,诏命德安造王府,公董其役。
(3)母茹素,公跽以请者数,不得已,为之进羞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几字伯寿,生而豪俊,长折节读书,第进士。从范仲淹辟,通判邠州。邠地卤,民远汲,几浚渠引水注城中。役兴,客曰:“自郭汾阳城此州,苟外水可引,何待今日?无为虚费劳人也!”几不答。未几,水果至,凿五池于通逵,民大便利。
孙沔荐其才堪将帅,换如京使、知宁州。俗喜巫,军校仗妖法结其徒,乱有日。几使他兵伏垒门伺,夜半尽禽之。侬智高犯岭南,几上书愿自效,以为广东、西捉杀。道闻蒋偕、张忠战没,疾驰至长沙,见狄青曰:“贼若退守巢穴,瘴毒方兴,当班师以俟再举,若恃胜求战,此成擒耳。”贼果悉众来大战于归仁铺前锋孙节死几以右军搏斗自辰至巳胜负未决几言于青,出劲骑五千,张左右翼捣其中坚。贼骇溃。进皇城使、知泾州。陛见,辞以母老,复文阶归养。仁宗谕之曰:“泾,内地也,将母莫便焉。”命特赐冠帔。曾公亮荐之,复以嘉州团练使为太原、泾原路总管。
夏人寇周家堡,转运使陈述古摄渭帅,几移文索援兵,不听,率诸将偕请,又不听,乃以手书。述古怒,移几为凤翔,劾生事。朝廷以总管非转运使所得徙置,遣御史出按,述古黜,几亦改鄜州。召判三班院。边吏告夏人趋大顺,英宗问几。几曰:“大顺天险,非夏人可得近,正恐与赵明为仇尔。”帝曰:“明之子奔马入城,几为所掩,卿料敌一何神也。”以为秦凤总管。
几得谢二十年,放旷嵩、少间,间与人语边事,谓张耒曰:“比见诏书禁边吏夜饮。此曹一旦有急,将使输其肝脑,而平日禁其为乐,为今役者不亦难乎?夫椎牛酾酒,丰犒而休养之。非欲以醉饱为德。所以增士气也。”耒敬其语。再加通议大夫,卒,年八十一。
其议乐律最善。尝游佛寺,闻钟声,曰:“声澌而悲,主者且不利。”是夕,主僧死。在保州,闻角声,曰:“宫微商离,至秋,守臣忧之。”及期,几遇疾。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一,有删改)
(注)①郭汾阳:指唐名将郭子仪。安史之乱平息后,郭子仪功封汾阳王,故称。②换:以文职换为武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邠地卤,民远汲病:怨恨
B.辞以母老,复文阶归养 丐:乞求
C.又不听,乃以手书趣:催促
D.耒敬其语识:记下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几使他兵伏垒门伺作师说贻之
B.移几为凤翔,劾生事若属皆为所虏
C.间人语边事夫六国秦皆诸侯
D.宫微商离廉君宣恶言,君畏匿之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贼果悉众来大战/于归仁铺/前锋孙节死/几以右军搏斗自辰/至巳胜负未决
B.贼果悉众/来大战于归仁铺/前锋孙节死几/以右军/搏斗自辰/至巳胜负未决
C.贼果悉众来/大战于归仁铺/前锋孙节死/几以右军搏斗/自辰至巳/胜负未决
D.贼果悉众来大战/于归仁铺前锋孙节死/几以右军/搏斗自辰至巳/胜负未决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几小时候性情豪放不羁,与众不同,长大后改变平时的志趣行为,发奋读书考中进士,经范仲淹征辟做了邠州通判,从此踏入仕途。
B.刘几在宁州机智地擒获借妖法作乱的军校,在岭南战事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为狄青出谋划策。击败侬智高,这都表现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C.刘几辞官后,虽然身处乡野,仍关心国事。有时会和人谈起边疆的军情,对于诏书禁止边关官吏夜间喝酒一事,刘几不完全赞同。
D.刘几精通乐律,曾游佛寺听到钟声,预料寺中主持会有不幸,结果应验;听到号角,预料守臣有忧患,到了秋天。他自己患病去世。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郭汾阳城此州,苟外水可引,何待今日?无为虚费劳人也!
(2)几言于青,出劲骑五千,张左右翼捣其中坚,贼骇溃。
(3)夫椎牛酾酒,丰犒而休养之,非欲以醉饱为德,所以增士气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吏部。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
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布列庶位,朝论多称之。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尝言前阁臣专恣者四事,请帝永禁革之,时行疏争,帝深以为然,绌文熙议不用。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以科场事论及时行子用懋,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劾罢时行姻徐学谟,时行假他疏逐之去。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人得毋废。世以此称时行长者。评事雒于仁进《酒色财气四箴》,帝大怒,召时行等条分析之,将重谴。时行请毋下其章,而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十四年正月,光宗年五岁,而郑贵妃有宠,生皇三子常洵,颇萌夺嫡意。时行率同列再请建储,不听。廷臣以贵妃故,多指斥宫闱,触帝怒,被严谴。十八年,帝召皇长子、皇三子,令时行入见毓德宫。时行拜贺,请亟定大计。帝犹豫久之,下诏曰:“朕不喜激聒。若明岁廷臣不复渎扰,当以后年册立,否则俟皇长子十五岁举行。”时行因戒廷臣毋激扰。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言:“臣方在告,初不预知。册立之事,圣意已定。有德不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中书黄正宾复论时行排陷同官,巧避首事之罪。二人皆被黜责。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诏驰驿归。四十二年,时行年八十,帝遣行人问。诏书至门而卒。诏赠太师,谥文定。
(节选自《明史·申时行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广:扩充
B.而于仁自引去讽:讽刺
C.有德不大计谙:懂得
D.帝遣行人问存:慰问

对文中画虚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B.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C.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D.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时行因为文采受到张居正赏识,又因为为人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让张居正很放心,但申时行的为政风格却与张居正有很大的不同。
B.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后,依次召回被张居正贬黜的有经验的臣子,让他们担任各种适宜的职位,这样的做法得到了朝廷上下的称赞。
C.为了向万历皇帝施加压力,次辅许国在建议立太子的奏章中把当时休假的申时行的名字列在最前面。申时行密上奏章说明实情,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造成他最终被弹劾。
D.给事中邹元标弹劾请求罢免申时行,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后来申时行还是借其他的奏章罢免驱逐了邹元标。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
(2)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张栻字敬夫,丞相浚子也。以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秘阁。栻时以少年,内赞密谋,外参庶务,其所综画,幕府诸人皆自以为不及也。以军事入奏,因进言曰:“陛下上念宗社之仇耻,下中原之涂炭,惕然于中,而思有以振之。臣谓此心之发,即天理之所存也。愿益加省察,而稽古亲贤以自辅,无使其或少息,则今日之功可以必成,而因循之弊可革矣。”孝宗异其言,于是遂定君臣之契。
会史正志为发运使,名为均输,实尽夺州县财赋,远近骚然,士大夫争言其害,栻亦以为言。上曰:“正志谓但取之诸郡,非取之于民也。”栻曰:“今日州郡财赋大抵无余,若取之不已,而经用有阙,不过巧为名色以取之于民耳。”上矍然曰:“如卿之言,是朕假手于发运使以病吾民也。”旋阅其实,果如栻言,即诏罢之。
知阁门事张说除签书枢密院事,栻夜草疏极谏其不可,旦诣朝堂,质责宰相虞允文曰:“宦官执政,自(蔡)京、(王)黼始;近习执政,自相公始。”允文惭愤不堪。栻复奏:“文武诚不可偏,然今欲武以均二柄,而所用乃得如此之人,非惟不足以服文吏之心,正恐反激武臣之怒。”孝宗感悟,命得中然宰相实阴附说,明年出栻知袁州,申说前命,中外喧哗,说竟以谪死。
栻为人表里洞然,勇于从义,无毫发滞吝。每进对,必自盟于心,不可以人主意悦辄有所随顺。病且死,犹手疏劝上亲君子远小人,信任防一己之偏,好恶公天下之理。天下传诵之。栻有公辅之望,卒时年四十有八。孝宗闻之,深为嗟悼,四方贤士大夫往往出涕相吊,而江陵、静江之民尤哭之哀。嘉定间,赐谥曰宣。
栻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此栻讲学之要也。
──选自《宋史》(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军事入奏间:不久
B.下中原之涂炭闵:怜悯
C.然今欲武以均二柄右:崇尚
D.孝宗感悟,命得中寝:停止

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
B.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
C.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
D.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栻以荫补入官列,担任直秘阁;同时又少年老成,才能卓异,应对得体,使幕府的人都自叹不如,因而深得皇上信任。
B.发运使史正志推行皇上支持的“均输”方案,张栻和士大夫们都极力反对,且言辞异常激烈。
C.宰相虞允文任命张说担任签书枢密院事的职务,张栻坚决谏阻,并责备虞允文,终使虞允文的任命得以终止。
D.张栻担任公辅时很有名望,可惜英年早逝,孝宗皇帝深感叹息。他去世时,贤士大夫和江陵、静江的百姓都很伤心。

翻译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然宰相实阴附说,明年出栻知袁州,申说前命,中外喧哗,说竟以谪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病且死,犹手疏劝上亲君子远小人,信任防一己之偏,好恶公天下之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