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铁和铜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有着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
(2)配合物Fe(CO)x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x晶体属于______(填晶体类型).Fe(CO)x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8,则x="______" 。Fe(CO)x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Fe(CO)x(s)
Fe(s)+ xCO(g)。已知反应过程中只断裂配位键,则该反应生成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 。
(3)k3[Fe(CN)6]溶液可用于检验 (填离子符号)。CN-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 ,C、N、O三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4)铜晶体铜碳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所示。
①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②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目 。
(5)某M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3p5,铜与M形成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黑点代表铜原子)。
①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②已知铜和M的电负性分别为1.9和3.0,则铜与M形成的化合物属于 (填“离子”、“共价”)化合物。
③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
则该晶体中铜原子和M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pm(只写计算式)。
(1)相同质量的C2H4和C3H6,所含分子数目之比为_____,所含原子数目之比为____。
(2)在标准状况下,①4 g H2、②11.2 L O2、③1 mol H2O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体积最小的是_______。(填序号)
一定条件下,A(g)+B(g)
C(g),ΔH <0,达到平衡后根据下列图像判断:
(1)升温,达到新平衡的是(填“A、B、C、D或E”,下同)
新平衡中C的体积分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2)减压,达到新平衡的是,A的转化率。
(3)减少C的量,达到新平衡的是。
(4)增加A的量,达到新平衡的是,此时B的转化率,A的转化率。
(5)使用催化剂,达到新平衡的是,C的质量分数。
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
N2O4(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体系中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
(2)前10min内用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NO2) =mol/(L·min);反应进行至25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3)若要达到与最后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在25min 时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催化剂 | B.缩小容器体积 |
| C.升高温度 | D.加入一定量的N2O4 |
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N2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N2(g)+2O2(g)="===2" NO2(g);△H=+67.7 kJ·mol-1, N2H4(g)+O2(g)="==" N2(g)+2H2O (g);△H="-534"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写出肼与NO2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反应物本身的不同.外界条件如、、、等也会对化学反应的速率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