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物质结构与性质,1 3分】
(1)与铜同周期、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过渡元素,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
(2)下图曲线表示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按递增顺序排列)和其常见单质沸点的关系。其中A点表示的单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三氟化硼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三溴化硼、三氯化硼分子结构与三氟化硼相似,如果把B—X键都当作单键考虑来计算键长,理论值与实测键长结果如下表。硼卤键长实测值比计算值要短得多,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uCl的盐酸溶液能吸收CO生成复合物氯化羰基亚铜【Cu2C12(CO)2·2H20】,其结构如图。

①该复合物中Cl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②该复合物中的配位体有________________种。
(5)已知HF与Fˉ通过氢键结合成。判断微粒间能否形成氢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对物质进行分类。
(1)以Na、K、H、O、C、S、N中任意两种或多种元素组成一种合适的物质,按物质类别依次为酸、碱、盐、氧化物等填空(各填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③NH4NO3 ④CO2 ⑤Na2O2
(2)⑤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比为 ,呼吸面具中用⑤作为O2来源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汽车尾气净化的一个反应为:2NO(g)+2CO(g)⇌N2(g)+2CO2(g)。某小组同学为探究转化效果,在一定温度下,向2 L容器中充入NO(g)和CO(g)各2.0 mol,使其发生反应,测得达到平衡后容器的压强是起始压强的4/5。求:
(1)NO的转化率
(2)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总反应为:3H2(g)+3CO(g)⇌CH3OCH3(g)+CO2(g)△H=﹣246.4kJ/mol
(1)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只改变一个条件能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CO的转化率的是 (填字母代号).
a.降低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缩小容器体积 d.增加H2的浓度 e.增加CO的浓度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填“变大”、“变小”、“不变”)
(3)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 H2、3mol CO、1mol CH3OCH3、1mol CO2,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发生反应:
3H2(g)+3CO(g)⇌CH3OCH3(g)+CO2(g),经一定时间达到平衡,并测得平衡时混合气体密度是同温同压下起始时的1.6倍.问:①反应开始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 v(逆)(填“>”“<”或“=”)。
②平衡时n(CH3OCH3)= ,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③在该反应条件下能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编号).

A.v(CO)=3v(CO2
B.生成a mol CO2的同时消耗3a mol H2
C.c(CO2)=c(CO)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E.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F.气体的总质量不再改变

Ⅰ.现有反应CO(g)+2H2(g)CH3OH(g)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已知该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H—H
C—O
H—O
C—H
E/(kJ·mol-1
436
343
465
413


则C≡O中的键能为 KJ·mol-1;图中曲线Ⅱ表示 (填反应条件)的能量变化。
Ⅱ. 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 ="4LiCl+S" +S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的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SOCl2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 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配制FeSO4溶液通常需要加入少量稀硫酸与铁屑。完成下列填空:
(1)加入铁屑的目的是: ;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
(2)有一瓶未加稀硫酸与铁屑的FeSO4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黄且有红褐色浑浊。写出并配平上述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中的还原产物是:
(4)现有1.2L含3mol FeSO4的溶液恰好与0.6 mol HIO3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是 。如果改用HBrO3恰好与上述FeSO4的溶液反应,则最少消耗的HBrO3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0.6 mol。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