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 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的样子。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特点。(2 分)
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中宵 ①
杜甫
西阁百寻馀,中宵步绮疏。
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
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
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
【注】①此诗是大历元年(766)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作。中宵,半夜。②绮疏,指雕花的窗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西阁百寻余","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这一句与"飞来山上千寻塔"一样,是以夸张手法写建筑物之高。 |
B. |
"中宵步绮疏"写诗人被壮丽景色吸引而无心入睡,直至半夜还在窗下徘徊,反映了诗人寓居他乡时难得的欢愉之情。 |
C. |
"飞星过水白"写诗人看见一道白影从水掠过,其中"飞""白"两字从速度、颜色的角度描写了流星经过时的情景。 |
D. |
诗歌第三联,诗人以"幽鸟、巨鱼"寻求安居之地来暗示自己没有理想的环境可供栖身,委婉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态度。 |
(2)诗歌最后一联的意思是: 。在你读过的杜甫诗中," , "两句意思和它相近。
下面是著名诗人聂绀弩先生读《水浒传》后写的一首诗,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董超薛霸
聂绀弩
解罢林冲又解卢,英雄天下尽归吾。
谁家旅店无开水,何处山林不野猪?
鲁达感悲齐幸免,燕青义愤乃骈诛。
佶京俅贯江山里,超霸二公可少乎!
①概括第二联涉及的故事情节,并根据此联简析诗人对"林、卢"所处社会的认识。
②尾联中"佶京俅贯"和"超霸二公"代表了封建社会中的哪两类人?
(阅读岑参的两首诗歌,完成赏析任务。
【甲】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乙】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两三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知背景】甲诗略。
乙诗:天宝元年(742)春,作者游梁园。这首怀古诗写于游园之后。
【析场景】甲诗前两句写出重阳之际,流落在外的诗人内心愁苦,勉强去登高赏菊,却无人送酒,无人相伴。
【绘画面】乙诗前两句
【赏写法】甲诗后两句
乙诗后两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过山农家
顾况 ①
板桥 ②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 ③焙茶 ④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释]①顾况(727﹣815),唐代诗人,他提倡质朴淳厚的诗风,其诗清新自然,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②板桥: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③嗔:责怪,埋怨。④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掉水分。
(1)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者按走访顺序,依次选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等镜头。 |
B. |
"莫嗔"二字,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表现了山农的爽直性格。 |
C. |
"却喜"二字,道出了山农对雨后天晴,能翻晒谷子的喜悦。 |
D. |
作者写出了亲自参加山乡养鸡、焙茶、晒谷等劳动的感受,表达了对劳动的喜爱。 |
(2)抖音微视频是当今很火爆的一种表现形式,小文同学想将这首诗歌前两句的意境,用抖音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
抖音脚本(部分)
画面内容 |
画面声音 |
预期表达效果 |
|
板桥人渡泉声 |
山溪、木板桥、诗人 |
① |
山间的幽静和诗人的心旷神怡 |
茅檐日午鸡鸣 |
茅屋、阳光、人、鸡 |
悠长的鸡鸣声 |
② |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小题。
汉江临泛
王维[唐代 ]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 ①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 ②浮前浦 ③,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释:①九派:这里指江西九江。②郡邑:指汉江两岸的城镇。③浦:水边。
张家界某电视台邀请你参加《汉江临泛》的短视频拍摄,需要你帮助完成脚本设计指导。
(1)画面提示 |
A.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B.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请展开想象,从A、B两句中住选一句再现"诗中有画"的意境: 我选 , 。 |
(2)情感指导 |
诗人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