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而后才有反作用力 |
|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故它们的合力为零 |
| C.马能将车拉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
| D.压力和支持力是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者大小总是相等,方向相反的 |
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
| B.麦克斯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
| C.赫兹首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
| D.伦琴利用γ射线拍摄了首张人体骨骼照片 |
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伽利略、牛顿等许许多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选项中符合他们观点的是()
| A.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
| B.两匹马拉车比一匹马拉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
| 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 |
| D.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
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v,沿波传播方向上有相距为L的P、Q两质点,如图,某时刻P、Q两质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Q间仅有一个波峰,经过时间t,Q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波谷,则t的可能值有()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在距月球表面100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之后,卫星在P点又经过第二次“刹车制动”,进入距月球表面100km的圆形工作轨道Ⅱ,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Ⅰ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Ⅱ上长 |
| B.卫星在轨道Ⅰ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Ⅱ上短 |
| C.卫星沿轨道Ⅰ经P点时的加速度小于沿轨道Ⅱ经P点时的速度 |
| D.卫星沿轨道Ⅰ经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沿轨道Ⅱ经P点时的加速度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沿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滑,斜面倾角为θ,物块与该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下图表示该物块的速度V和所受摩擦力F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以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中可能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