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量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该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
实验
次数   不同的
挡光片   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s)   速度
(m/s)
第一次    I    0.23044    0.347
第二次   Ⅱ    0.17464    0.344
第三次   Ⅲ    0.11662    0.343
第四次   Ⅳ    0.05850    0.342
(1)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I的宽度最小
②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Ⅳ的宽度最小
③四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④四次实验中,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这种方法得到的测量值跟实际值相比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3)若把挡光片装在小车的正中间,测量小车正中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测量值跟实际值相比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科目 物理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水平面上有一带圆弧形凸起的长方形木块 A ,木块 A 上的物体 B 用绕过凸起的轻绳与物体 C 相连, B 与凸起之间的绳是水平的。用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 B 上,恰使物体 A B C 保持相对静止,如图。己知物体 A B C 的质量均为 m ,重力加速度为 g ,不计所有的摩擦,则拉力 F 应为多大?

如图为一种质谱仪工作原理示意图.在以 O 为圆心, OH 为对称轴,夹角为 2α 的扇形区域内分布着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对称于 OH 轴的 C D 分别是离子发射点和收集点. CM 垂直磁场左边界于 M ,且 OM=d .现有一正离子束以小发散角(纸面内)从 C 射出,这些离子在 CM 方向上的分速度均为 v 0 .若该离子束中比荷为 q m 的离子都能汇聚到 D ,试求: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提示:可考虑沿 CM 方向运动的离子为研究对象);

(2)离子沿与 CM θ 角的直线 CN 进入磁场,其轨道半径和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

(3)线段 CM 的长度.

2009年中国女子冰壶队首次获得了世界锦标赛冠军,这引起了人们对冰壶运动的关注。冰壶在水平冰面上的一次滑行可简化为如下过程:如图,运动员将静止于 O 点的冰壶(视为质点)沿直线 OO` 推到 A 点放手,此后冰壶沿 AO` 滑行,最后停于 C 点。已知冰面与各冰壶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冰壶质量为 m ACL CO`r ,重力加速度为 g
(1)求冰壶在 A 点的速率;

(2)求冰壶从 O 点到 A 点的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冲量大小;

(3)若将 BO` 段冰面与冰壶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为 0.8u ,原只能滑到 C 点的冰壶能停于 O` 点,求 A 点与 B 点之间的距离。

探究某种笔的弹跳问题时,把笔分为轻质弹簧、内芯和外壳三部分,其中内芯和外壳质量分别为 m 4m .笔的弹跳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①把笔竖直倒立于水平硬桌面,下压外壳使其下端接触桌面(见题图a);
②由静止释放,外壳竖直上升至下端距桌面高度为 h 1 时,与静止的内芯碰撞(见题图b);
③碰后,内芯与外壳以共同的速度一起上升到外壳下端距桌面最大高度为 h 2 处(见题图c)。
设内芯与外壳的撞击力远大于笔所受重力、不计摩擦与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 。求:
(1)外壳与内芯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大小;

(2)从外壳离开桌面到碰撞前瞬间,弹簧做的功;

(3)从外壳下端离开桌面到上升至 h 2 处,笔损失的机械能。

如图所示,巡查员站立于一空的贮液池边,检查池角处出液口的安全情况。已知池宽为 L ,照明灯到池底的距离为 H 。若保持照明光束方向不变,向贮液池中注入某种液体,当液面高为 H 2 时,池底的光斑距离出液口 L 4

(1)试求当液面高为 2 3 H 时,池底的光斑到出液口的距离 x

(2)控制出液口缓慢地排出液体,使液面以 v 0 的速率匀速下降,试求池底的光斑移动的速率 v x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