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两题任选一题回答问题。
(1)原来黛玉立定主意,自此以后,有意糟蹋身子,……一片疑心,竟成蛇影。
黛玉因何事“有意糟蹋身体”?请简述与“有意糟蹋身子”有关的情节。
(2)(宝玉)心想:“鸳鸯这样一个人,偏又这样死法!“又想:”实在天地间的灵气。独钟在这些女子身上了……”
鸳鸯是怎样一个“死法”?她为何要死呢?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酒毕,布教取弓箭来。玄德暗祝曰:“只愿他射得中便好!”只见吕布挽起袍袖,搭上箭,扯满弓,叫一声:“着!”正是: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三国演义》 袁术派纪灵领兵驻扎沛县东南,欲擒刘备。刘备急忙求救于吕布。吕布于是设计于辕门箭射画戟,与双方约定:只要自己一箭射中画戟小枝,两家就罢兵;如射不中,两家再战不迟。吕布一箭果然射中画戟,纪灵只好罢兵而去。 |
B.查理在印度发财后,和各色人种的女人花天酒地地胡混,在不少国家有过放纵的艳遇,但他没有忘记堂姐、索漠、旧屋、小凳、以及在楼下过道里的亲吻。(《欧也妮•葛朗台》) |
C.这两个字不住地鞭打她的心,她在被窝里哭起来。声音很低。她害怕惊醒别人。这两个字是大小姐生前常常向她说起的“薄命”。它预示着鸣凤最终的命运。在高家做了七年的婢女,想到自己年龄不小了,还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归宿,于是无力地悲叹自己的命运。(《家》) |
D.她眼睛盯着他说:“魔鬼,快滚开!不然我就告发你。”他露出狞笑:“人家不会相信的,你这样做无非是罪上加罪。快回答!你要不要我?” “你把我的弗比斯怎样了?”“他死了。”教士说。 |
副主教想救走爱斯梅拉达,并占为已有,被爱斯梅拉达拒绝了,而这时弗比斯已经死了。(《巴黎圣母院》)
E.贾宝玉佩戴的玉叫通灵宝玉,薛宝钗佩戴的是金锁,史湘云佩戴的是金麒麟。(《红楼梦》)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②李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
③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
(注)季康子:鲁哀公时任上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
(1)第①、②两则文字共同阐述的道理是 (2分)
(2)第③则文字表达了孔子的什么观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请简述“出陇上诸葛妆神”的故事情节。(《三国演义》)
(2) “这是我在巴诺伏找到的,一张很旧的照片,说不定您会喜欢的。拿去吧!”(《复活》)
玛丝洛娃从监狱里调到医院担任助理护士后,聂赫留朵夫去探望她,并且交给她一张老照片。请简述看到这张老照片后,玛丝洛娃的情感变化
答:()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焦大是宁国府的老奴,由于以往的功劳情分,宁府的主子们对他另眼相看,不大难为他。他趁着酒兴,先是骂大总管赖二,随后大骂贾蓉、贾政。宝玉听了非常生气,便让下人把焦大捆了起来,用土和马粪填了他一嘴。(《红楼梦》) |
B.孙吉人、王和甫打算联合实业界同人,合办一个银行,作为他们自己的金融流通机关,并希望将来能用大部分的资本来经营交通、矿山等企业![]() |
C.“五•四”运动发生后,觉新和两个兄弟一样贪婪地读着《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刊物上的文章。于是他变成了一个有两重人格的人,在旧家庭里他是一个暮气十足的少爷,和两个兄弟在一起的时候他又是一个新青年。(《家》) |
D.葛朗台在巴黎的同胞兄弟因无钱偿还债务,准备自杀。临死前,他打发儿子查理来投奔伯父。葛朗台不愿把查理这个包袱背在身上,便让查理签了一份脱离亲属关系的声明书,然后把他打发到阿位伯去做生意。(《欧也妮•葛朗台》) |
E.一商人寻欢作乐之后,跟玛丝洛娃回到旅馆,茶房和使女起了谋财害命的念头,把一包药粉交给玛丝洛娃,要她放到商人的酒杯里,玛丝洛娃正想摆脱商人,便照做了。结果商人被药死,而他们把罪责全栽在玛丝洛娃身上。(《复活》)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篇》)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选段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孔子对颜渊能够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颇为欣赏。 |
B.从选段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孔子不认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行为。 |
C.虽与欣赏颜渊有异,但孔子也肯定了子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优点。 |
D.孔子认为,“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是能够参与统帅三军极为重要的条件。 |
(2)“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请结合上面选段,简要说明孔子所说的“勇”的含义。